搜 索
首 页
练习与测试答案
补充习题答案
课课练答案
同步练习答案
阅读答案
电子课本
更多
其他答案
课件下载
试卷练习
教学反思
说课稿
录音下载
教案下载
作文范例
简笔画下载
教学视频
语文知识
班主任资料
教材
其他资料
零五网
›
全部参考答案
›
课课练答案
›
2025年课课练九年级物理上册苏科版 第9页解析答案
1. 关于旗杆顶部滑轮的实质和作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省力杠杆,可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B.费力杠杆,可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C.等臂杠杆,可改变力的作用方向
D.以上说法都正确
答案:
C
2. 使用滑轮组,(
A
)。
A.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B.不能省力,但可改变力的方向
C.可以省力,还可少移动距离
D.不能省力,也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答案:
A
3. 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时所需要的力,与不使用滑轮组直接提升重物时相比,最多可省(
C
)。
A.$\frac{1}{3}$的力
B.$\frac{1}{2}$的力
C.$\frac{2}{3}$的力
D.$\frac{3}{4}$的力
答案:
C
解析:
展开
用“一动、一定”组成的滑轮组,有两种绕线方式:
1. 绳子股数$n=2$时,拉力$F_1=\frac{G}{2}$,省的力为$G - \frac{G}{2}=\frac{G}{2}$,省$\frac{1}{2}$的力。
2. 绳子股数$n=3$时,拉力$F_2=\frac{G}{3}$,省的力为$G - \frac{G}{3}=\frac{2G}{3}$,省$\frac{2}{3}$的力。
最多可省$\frac{2}{3}$的力。
C
4. 如图11-2-4所示,在用滑轮将同一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时,拉力分别为$F_{甲}$、$F_{乙}$、$F_{丙}$、$F_{丁}$。不计滑轮重及滑轮转动时的摩擦,下列有关拉力大小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F_{甲}>F_{乙}$
B.$F_{乙}= F_{丙}$
C.$F_{丙}>F_{丁}$
D.一样大
答案:
B
解析:
展开
设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
甲图:定滑轮,$F_{甲}=f$;
乙图:动滑轮,$F_{乙}=\frac{1}{2}f$;
丙图:动滑轮,$F_{丙}=\frac{1}{2}f$;
丁图:动滑轮,$F_{丁}=\frac{1}{2}f$。
故$F_{乙}=F_{丙}=F_{丁}=\frac{1}{2}f < F_{甲}=f$。
B
5. 如图11-2-5所示的滑轮组中,滑轮的质量可忽略不计。若在滑轮组上分别挂上A、B两个物体后恰能静止,则两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为(
C
)。
A.$G_{A}:G_{B}= 1:1$
B.$G_{A}:G_{B}= 1:2$
C.$G_{A}:G_{B}= 2:1$
D.无法判断
答案:
C
解析:
展开
对物体B受力分析,其受重力$G_{B}$和绳子拉力$F$,因静止,$F = G_{B}$。
对动滑轮及物体A整体受力分析,动滑轮受两段绳子向上的拉力,每段拉力为$F$,总向上拉力为$2F$;整体受向下的总重力$G_{A}$(滑轮质量忽略不计),因静止,$2F = G_{A}$。
将$F = G_{B}$代入$2F = G_{A}$,得$2G_{B}=G_{A}$,故$G_{A}:G_{B}=2:1$。
C
6. 下列关于自行车上简单机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前刹手把是杠杆,能省力
B.车前轮是滑轮,能省力
C.脚踏、脚踏杆及牙盘组成轮轴,能省距离
D.车后轮是轮轴,能省力
答案:
A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