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根据要求填空。
(1)“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所谓“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修身养性的关键,还被认为是社会交往的准绳,更被奉为国家共处的原则。
(2)孟子面对诸侯混战的局面,提出了“
得道者多助
,
失道者寡助
”的观点,指出只有站在正义、仁义一边,才会受人拥护,并进而指出“寡助之至”会众叛亲离,“多助之至”则天下归顺。
(3)《富贵不能淫》中运用排比句式,阐明了大丈夫应具有的精神品质的句子是“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
(4)孟子提出“大丈夫”在“仁、礼、义”方面应有的标准是“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
行天下之大道
”。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从国内、国外两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的句子是“
入则无法家拂士
,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6)孟子认为一个人经受磨难的益处是“
(所以)动心忍性
,
曾益其所不能
”。
答案:(1)地利不如人和 (2)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3)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4)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5)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2. 我校八年级(1)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故事大盘点】孔子、孟子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子、孟子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孟母断织 韦编三绝
(2)【成语大搜集】《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衍化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它们是___。(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 ②舍生取义 ③精卫填海 ④择善而从
⑤任重道远 ⑥诲人不倦 ⑦一鼓作气 ⑧见贤思齐
(
③⑦
)
(3)【观点大讨论】当今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说,好的环境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答案:(1)【示例】孟母断织 韦编三绝 (2)③⑦
(3)
示例一**: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是可以理解的。良好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就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说,好的环境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氛围,有助于孩子的发展。
示例二**:我觉得家长效仿“孟母三迁”不完全正确。虽然环境对孩子有影响,但孩子的成长关键还在于自身的努力和内在品质的培养。如果孩子自己不努力,即使环境再好,也不一定能有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