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材料一 燕:甲骨文,像一种翅膀尖长、尾巴剪形的候鸟,秋南春北。造字本义:一种喜欢在民居筑巢、呢喃蜜语的候鸟。雁:金文 =(即,“人”字形) +(鸟),表示以“人”字队形飞行的鸟群。造字本义:
一种习惯以“人”字队形迁徙的候鸟
。




材料二 古诗词中的“燕”:表现春光的美好,传达惜春之情;表现爱情的美好;表现世事变迁,抒发昔盛今衰、人事代谢、国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愤;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
材料三 古诗词中的“雁”:寄托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指代书信;大雁入秋南徙,雁是秋景中经常出现的意象。
(1)仿照材料一中对“燕”造字本义的解释,在文中横线处解释“雁”的造字本义。
(2)结合上述材料,正确选择“燕”与“雁”,填在下列诗句中的横线处。
①鸟啼芳树丫,
燕
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
②鸿
雁
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③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
燕
子傍谁飞?(文天祥《金陵驿》)
④乡书何处达,归
雁
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小勇同学默写古诗词时,总是区别不了“燕”与“雁”,很是苦恼,请你结合平时的积累,帮他总结出一些规律。
“燕”多美化或歌咏春天,“雁”多用于写秋天的景象。“燕”多用来表达对时序更迭、年华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雁”多用来表达游子思乡之情。“燕”多用以象征爱情,“雁”多用以象征边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