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下面是对太阳光发生色散现象的探究实验。
实验一:用平面镜引入一束日光,通过狭缝照到三棱镜上,如图4.5 - 4所示。调整三棱镜的方位,在白色光屏上可以看到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得到包含七种颜色的彩色光带。把白纸放在三棱镜前,发现照到三棱镜上的光是白光,由此得知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色光。
实验二:在狭缝前放置红色玻璃(或蓝色玻璃),用白纸显示出照在三棱镜上的光是红光(或蓝光);通过三棱镜后,光改变了传播方向,但不分解,仍然是红光(或蓝光)。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了七色光是因为
A
(填序号)。
A. 太阳光中含有七色光,由于光的折射,通过三棱镜后各色光分散开了
B. 三棱镜中含有七色光,有太阳光通过时各色光分散出来
(2)从(1)中答案可知: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发生了
色散
现象。
(3)由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各色光通过三棱镜时,
紫
光的偏折最大、
红
光的偏折最小,这说明三棱镜对不同色光的
偏折程度
不同;偏折最大、最小的色光外
存在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看不见的光。

答案:4.(1)A
(2)色散
(3)紫 红 偏折程度 存在
5.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虹与霓的成因
虹与霓是太阳光射入天空中的小水珠,经折射和全反射(全反射位置只发生反射,没有折射光线)后又从小水珠射出形成的。由于色散,地面上人看到的出射光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依次排列的圆弧形彩带,如图4.5 - 5所示。虹和霓都出现在和太阳光相对的方向,霓常常和虹同时出现,但色彩比虹淡一些。
如图4.5 - 6甲所示是入射光通过小水珠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虹是太阳光从低云端中小水珠的上部射入,经2次折射和1次全反射后,自小水珠下部射出时产生的,由于紫光的偏折大,所以逆方向看去,彩带的内圈为紫色、外圈为红色。霓是太阳光从高云端中小水珠的下部射入,经2次折射和2次全反射后,自小水珠上部射出时产生的,由于紫光的偏折大,所以逆方向看去,霓的色序是外紫内红。

(1)高空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的过程需要
放
(选填“吸”或“放”)热。
(2)图4.5 - 6甲中,∠2
<
(选填“>”“<”或“=”)∠1。
(3)图4.5 - 6乙、丙中,图
丙
(选填“乙”或“丙”)是霓形成的原理图。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填序号)。
A. 图4.5 - 6乙中,光线AB是紫光,CD是红光
B. 霓呈内紫外红,虹呈内红外紫
C. 虹和霓都出现在和太阳光相同的方向上
(5)全反射是否遵循反射定律?
是
(选填“是”或“否”)。
答案:5.(1)放 (2)< (3)丙
(4)A (5)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