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在某次测量活动中,小明对一个圆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将5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在表1.1-4中。
(1)请在图1.1-12中画出一种测量该圆直径的方法。

(2)他的测量数据中是否存在错误?如果有,请写出错误数据有哪些。
(3)他这次测量的结果应该为多少?

答案:8. [解]
(1) 采用“化圆为方”思想,在圆的两侧各用一把三角尺紧贴圆,通过测量三角尺间的距离即可,如答图1.1 - 1所示。
(2) 他的测量数据中存在错误。错误数据有17.7 cm、17.18 cm,前者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后者与其他数据差异较大。
(3) 这次测量的结果应该为各正确数据的平均值,即 L = (17.72 cm + 17.69 cm + 17.71 cm)÷3 ≈ 17.71 cm 他这次测量的结果应该为17.71 cm。
9. 某技师用一把刻度均匀的米尺量得一工件的长度为980.0 mm,后经过精确测量,发现此米尺上所标出的1 m实际为1002.0 mm。该工件的真实长度最接近于(
C
)
A.1002.0 mm
B.1000 mm
C.982.0 mm
D.978.0 mm
答案:9. C [解析] 由测量结果的数值为980.0 mm,可知该米尺的分度值是1 mm。此米尺上所标出的1 m实际为1 002.0 mm,即该米尺的1 mm相当于实际长度1.002 0 mm,读数是980.0 mm,相当于980.0个1.002 0 mm,故该工件的实际长度应该是980.0×1.002 0 mm = 981.96 mm ≈ 982.0 mm,故选C。
10. 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练习测量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小明的操作步骤如下。
a. 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厚度,记为L;
b. 查看物理课本的页数,记为n;
c. 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D = $\frac{L}{n}$。
(1)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小明的操作过程存在下面两处错误。
①错误步骤为____(填步骤序号);应改为____;
②错误步骤为____(填步骤序号);应改为____。
(2)某同学设计了表1.1-5,用来记录实验数据,请将表格第一行(“实验序号”所在行)的两个字母指代内容填写完整,A:
纸张数
;B:
纸张的总厚度
。他做了三次实验,并算出一张纸的厚度分别为0.086 mm、0.088 mm和0.087 mm,则这张纸的厚度可记录为
0.087
mm。

答案:10.
(1) ①a 用刻度尺测出一本崭新物理课本的内文的厚度(不含封面),记为L ②c 计算物理课本中纸张的厚度,表达式为D = $\frac{2L}{n}$
(2) 纸张数 纸张的总厚度 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