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同步解析与测评答案 2025年人教金学典同步解析与测评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35页解析答案
5.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航空母舰上的起飞引导员佩戴耳罩等降噪设备,是为了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一定不同
C.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产生
D.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器械,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特性
答案:5.A
6. 在对环境声音的监测中,监测器测出甲、乙两种声音的特性如表2.4 - 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的响度大于乙的响度
B.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
C.甲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乙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D.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
答案:6.B【解析】由题表数据可知,甲的响度小于乙的响度,甲的频率大于乙的频率,即甲每秒的振动次数大于乙每秒的振动次数,故A错误,B正确;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与响度、音调无关,故C错误;因既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发声体是否做无规则振动,又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声音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是否有影响,所以不能确定甲、乙两种声音都属于噪声,故D错误。故选B。
7.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
雪花落水也有声
一般的常识告诉我们,雪花落水静悄悄,毫无声响。不过,雪花落水真的会发出声波,在《自然》杂志上,几位科学家宣布了他们的研究结论。
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为5×10⁴~2×10⁵Hz,人们听不见这个声音,但海里的鲸鱼能听到雪花落水所产生的声响,并且这些声音会令鲸鱼异常烦躁。这些声音是雪花与水面撞击发出的吗?
有人曾发现,在下雨的时候,水下声呐工作效果不好,常有噪声干扰。科学家猜想:这些声音不是雨滴撞击水面产生的,而是含在雨滴中的气泡振动产生的。他们利用高速水下摄影机,在下雨时发现水中产生气泡,这些气泡还在不断地收缩、膨胀、振动。他们又通过计算得出,下雨时那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
事情没有结束,他们听说渔民常抱怨,在下雪时声呐也常常侦听不到鱼群。于是他们用实验来进行验证,一个风雪的夜晚,他们在一个游泳池找到了证据,雪花落水时也产生气泡,同样,这些气泡也不断变化、振动,从而发出声波。
其实,打水漂时的细微声响、瀑布的隆隆震响,这些声音主要不是来自石块及岩石与水的碰撞,而是由于气泡振动产生的。大自然是何等奇妙,而从事科研的人们在发现真理的时候又是多么幸福。
(1)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
超声波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声音能被海里的鲸鱼听到,说明
液体
能传播声音。
(2)科学家们通过什么方式证实了“雨滴或雪花下落的声音不是因为撞击水面产生的,而是含在雨滴或雪花中的气泡振动产生的”理论猜想是正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雨滴落水产生声音的过程中,科学家们进行了下列探究活动,其中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CBDA
(填序号)。
A. 得出结论
B. 进行实验
C. 提出假设
D. 分析归纳
答案:7.(1)超声波 液体(2)见解析(3)CBDA【解析】(1)超声波的振动频率高于20000Hz,而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频率为$5× 10^{4}~2× 10^{5}\ Hz$,所以雪花落水发出的声波属于超声波。鲸鱼生活在海里,能听到雪花落水发出的声音,由此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2)由材料可知,科学家利用高速水下摄影机摄像后观察水中产生气泡,并通过科学计算,得出下雨时那些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确实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他们的理论完全正确。(3)提出假设——进行实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是科学探究的主要要素,所以正确的排列顺序是CBDA。
解析:
(1)超声波;液体
(2)科学家利用高速水下摄影机发现水中产生气泡且气泡不断收缩、膨胀、振动,又通过计算得出噪声的频率和衰减情况与气泡的振动状况协调一致,从而证实理论正确。
(3)CBDA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