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时,利用
刻度尺
测出小车运动的距离,用
秒表
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再利用公式
$ v=\frac{s}{t} $
即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答案:1. 刻度尺 秒表 $ v=\frac{s}{t} $
2.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速度实验时,长木板的一端用小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
答案:由于题目未给出具体问题(如实验目的、需要填写的步骤、计算速度等),无法进行针对性解答。请补充完整题目内容,以便提供准确的解析和答案。
【典例】如图1.4-1所示,小明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从$A$点到达$B$点的时间$t_{AB}=2s$,从$A$点到达$C$点的时间$t_{AC}=3s$。

(1)该实验原理是
$ v = \frac{s}{t} $
。
(2)实验时,应使斜面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小测量
时间
(选填“路程”或“时间”)的误差。
(3)从图甲实验数据可知:$AB$段长度为
40.0
$cm$,$AB$段平均速度为
0.2
$m/s$。
(4)传感器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在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然后计算机再根据时间就可以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如图1.4-1乙所示,小明重新调整斜面坡度,利用传感器再次进行实验。屏幕图像为如图1.4-1丙所示的$v-t$图像,从图像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下滑时做
加速
(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
(5)小明查阅课外资料得知,速度—时间图像与横坐标包围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小车运动的距离。如图1.4-2所示,所描述的小车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由图像可知小车在$0\sim1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0.1
$m/s$,如果斜面足够长,小车第$5s$时的速度为
1
$m/s$。

答案:答案
(1)$v = \frac{s}{t}$
(2)时间
(3)$40.0$,$0.2$
(4)加速
(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