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某校文艺演出时,为渲染气氛,老师将一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入水中,舞台上瞬间弥漫了大量"白雾",同学们对此很好奇。

(1)"白雾"是什么?大家讨论后认为"白雾"是小水滴,而不是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依据是______。
(2)"白雾"中的小水滴是怎样形成的?同学们提出了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1: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猜想2:它是由杯中的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
① 为验证猜想1,小明取3小块相同的干冰片,一片轻放在水面上,另外两片分别放在漂浮的塑料片和硬纸片上,现象如图(a)所示,说明猜想1是______的。
② 为验证猜想2,小华先用温度计测出放入干冰前杯中水的温度$t_1,$用电子秤测出杯子和水的总质量$m_1;$再测出______后杯子和水的总质量$m_2$及水的温度$t_2,$发现$m_2<m_1,t_2<t_1。$小华据此判断小水滴来自杯中的水,但不赞同猜想2,因为干冰升华时,不可能导致大量的水汽化。小华的判断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理由是______。
(3)小水滴是怎样形成的?小芳查阅资料了解到干冰在水中升华释放气体时,会发生剧烈振荡,能够把干冰附近的水击碎成微小水滴,从而形成"雾化"的效果。
① 为验证这一观点,小芳在三个相同的杯内分别放入温度、体积相同的水或食用油,取三份等量的干冰,两份直接放入水和油中,另一份用纱布包裹放入水中,现象如图(b)所示。比较其中______两图,证明这一观点是正确的。
② 列举一个日常生活中支持这一观点的现象或设备。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