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如图2-6-1所示,平面镜与水平桌面的夹角为45°。若小球沿桌面向平面镜滚去,则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B
)。

A.水平向左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右运动
D.竖直向上运动
]
答案:B
5. 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墨子和他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该实验说明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
沿直线传播
;当物体和光屏不动,小孔靠近蜡烛时,成倒立、
变大
的
实像
。远远望去,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水面上飞翔,若它距水面6 m,则它的像距水面的距离是
6
m,在它向水面俯冲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不变
。
答案:沿直线传播 变大 实像 6 不变
6. 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与镜面的夹角为45°,则入射角为
$45^{\circ}$
,反射角为
$45^{\circ}$
。
答案:$45^{\circ}$ $45^{\circ}$
7. 小明用图2-6-2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小孔成像。在操作过程中,他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的大小会发生变化,于是想探究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烛焰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光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
如果让你来验证小明的猜想,请说出你的做法。
]

答案:验证猜想一:固定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改变烛焰与小孔的距离,观察光屏上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实验结论:在烛焰、小孔、小孔到光屏的距离一定的条件下,烛焰到小孔的距离变大时,像也变大) 验证猜想二:固定烛焰到小孔的距离,改变光屏与小孔的距离,观察光屏上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实验结论:在烛焰、小孔、烛焰到小孔的距离一定的条件下,光屏与小孔的距离变大时,像也变大)
解析:
验证猜想一:固定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改变烛焰与小孔的距离,观察光屏上像的大小变化。结论:烛焰到小孔的距离变大时,像变小;距离变小时,像变大。
验证猜想二:固定烛焰到小孔的距离,改变光屏与小孔的距离,观察光屏上像的大小变化。结论:光屏到小孔的距离变大时,像变大;距离变小时,像变小。
8. 小明在湖边欣赏夜景时,看到对岸灯柱上的路灯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所成的像不是一盏灯,而是一条晃动的光带,这是为什么?
答案:湖面波浪起伏,整个湖面就好像是由许多远近不同、起伏不定的小平面镜组成的。路灯经这些波动的小平面镜反射,连成一串,所以看起来是一条晃动的光带
9. 如图2-6-3所示,点光源S发出一束光线入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

(1)光线SO经平面镜反射后到达刻度尺上的P点,请通过作图标出P点的位置(保留所有作图痕迹)。
(2)若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动10°,反射光线射到刻度尺上的Q点,请通过作图标出Q点位置(保留所有作图痕迹),并求∠POQ大小。
]
答案:
(1)见图答2-6-1
(2)见图答2-6-1 $20^{\ci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