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课内阅读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母亲也常常说:“只要这个好心的于勒一回来,我们的境况就不同了。他可真算得一个有办法的人。”
……
……后来我们终于动身了。我们上了轮船,离开栈桥,在一片平静得好似绿色大理石桌面的海上驶向远处。正如那些不常旅行的人们一样,我们感到快活而骄傲。
……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纹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他赶紧谢我:“上帝保佑您,我的年轻的先生!”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我说:“我给了他十个铜子的小费。”
我母亲吓了一跳,直望着我说:“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在我们面前,天边远处仿佛有一片紫色的阴影从海里钻出来。那就是哲尔赛岛了。
5. “我”的母亲原先怎样称呼于勒,后来又是怎样称呼的?从称呼的变化上,可以看出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①原先称于勒是“好心的于勒”“一个有办法的人”。后来则称“这个人”“这个流氓”。②从称呼的变化,可以看出她嫌贫爱富、自私冷酷。
6. “我”的全家人出发时是怎样的心情?后来又是怎样的心情?(用选文中的话作答)
①出发时,全家人“感到快活而骄傲”。②后来则是“大家都不再说话”。
7. 选文中有两段景物描写。请分别说说这两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前一段景物描写衬托出全家人出发时快活而骄傲的心情。②后一段景物描写则衬托出全家人见到于勒后失望沮丧的心情。(意对即可)
8. 于勒接到十个铜子的小费,就“赶紧”表示感谢,这个细节意在说明什么?
表明于勒很少得到这种温暖或进一步表明于勒确实很穷。(意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