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诗文阅读课,老师选取了下面三篇诗文,请完成小题。(18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选自《漱玉词》)
北冥有鱼
庄子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
两小儿辩日
列子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选自《列子》)
6.下列对《渔家傲》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词的上阕主要写实景,开头写天、云、雾、星河、千帆,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境界开阔,气势磅礴。
B.“路长嗟日暮”化用《离骚》诗意,感叹人生之路漫长修远,但是自己已至暮年。表达词人珍惜学习时光的紧迫感。
C.“九万里风鹏正举”借用庄子《逍遥游》中大鹏的形象,希望大鹏送自己去往海上仙山,体现词人消极避世的思想。
D.全词以人神对话为内容,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词人性情中豪放不羁的一面。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志怪者也(
记载
)
(2)去以六月息者也(
离开
)
(3)孔子不能决也(
判定,决断
)
(4)孰为汝多知乎(
同“智”,智慧
)
8.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10.第三则材料中,两小儿辩的是什么问题?从他们的辩论和“孔子不能决”,你读出了什么?(2分)
①两小儿就太阳距离地球远近的问题进行了辩论。他们的辩论反映出对自然现象的探求。②“孔子不能决也”,表明即使是广博学识的圣人也不是无所不知的,还可以看出孔子对待知识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1.古人叩问苍天,寻找万物发展的情理。这三篇诗文有情趣,有理趣,表现了古人的哲思和情怀,请分享你的阅读收获。(3分)
这三篇诗文里有李清照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有庄子对于相对空间位置的辩证思考,有两小儿对自然现象的探求,既有哲学思考,又有生活情趣。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古人的探求精神、理性思考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