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地道的出口也开在隐蔽的地方,外面堆满荆棘。有的还在旁边挖一个陷坑,坑里插上尖刀或者埋上地雷,上面用木板虚盖着,板上铺些草,敌人一踏上去就翻下坑里送了命。在地道里,离出口不远的地方挖几个特别坚固的洞,民兵拿着武器在洞里警戒;拐弯的地方挖一些岔道,叫“迷惑洞”,敌人万一进来了,分不清哪条是死道,哪条是活道。进了死道,就有地雷埋在那儿等着他们;就算进了活道,他们也过不了关口。原来地道里每隔一段就有个很窄的“孑口”,只能容一个人爬过去。(
只要
)一个人拿一根木棒,(
就
)可以把“孑口”守住,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敌人尝到了地道的厉害,想方设法来破坏,什么火攻啊,水攻啊,毒气攻啊,都用遍了。大家又想出了许多妙法来防备。洞口准备着土和沙,可以用来灭火。“孑口”上装着吊板,如果敌人放毒气,就把吊板放下来挡住,不让毒气往里透。对付水攻的法子更妙了,把地道跟枯井暗沟连接起来,敌人放水的时候,水从洞口进来,就流到枯井暗沟里去了。任敌人想出什么毒辣的法子也不怕,因为各个村子的地道是相通的,大不了转移到旁的村子去。
1.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2.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上面用木板虚盖着。(
①
)
① 空虚(跟“实”相对);② 徒然,白白地;③ 虚假;④ 虚弱。
(2)不让毒气往里透。(
②
)
① 显露;② (液体、光线等)渗透,穿透;③ 暗地里告诉;④ 达到饱满的、充分的程度。
3. 敌人想方设法来破坏,智慧的冀中人民用各种妙法来应对,我们可以称之为(
B
)。
A. 车到山前必有路。
B.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C.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D. 擒贼先擒王。
4.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在课文中指
“孑口”非常险窄,只要一个人就可以把守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