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1 分)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古人用文字抒发心中的情感。跟随王维的脚步,我们一起欣赏秋季傍晚、雨后初晴的山中图景,感受“明月松间照”的静态场景和“清泉石上流”的动态场景,了解了诗人对山间美景的喜爱之情。品读张继的《______》,我们知道诗人抬头仰望,看到______,听到乌啼,通过“______”三个字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凄凉。和纳兰性德一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yú yù)关那畔(pàn bàn)行”,我们感受到将士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的艰辛;通过“风一更(gèng gēng),雪一更”,我们感受到天气的恶劣;通过“聒(guō kuō)碎乡心梦不成”,我们体会到诗人身处羁旅荒凉之地时的思乡之情。来到西塞山前,在桃花流水鳜鱼肥的春季,我们感受到雨中钓者______的生活情趣。
1.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4 分)
榆(yú
yú
yù) 那畔(pàn
pàn
bàn) 一更(gèng
gēng
gēng) 聒(guō
guō
kuō)
2. 在文中横线处填空。(4 分)
枫桥夜泊 月落 霜满天 悠闲自在
3. 《山居秋暝》中的“暝”是指______,诗人用“______”来指自己。《长相思》中的“榆关”指的是______。(3 分)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王孙 山海关
答案:1. yú pàn gēng guō 2. 枫桥夜泊 月落 霜满天 悠闲自在 3. 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王孙 山海关
二 根据语境,完成练习。(7 分)
巴金
先生写的《鸟的天堂》记叙了“我”和朋友们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见到的不同景象。两次描写的方法不同,第一次描写了傍晚的大榕树,是
静态
描写;第二次描写的是早晨榕树上群鸟活动的情境,是
动态
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命的热爱和赞美。
1.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 分)
2. “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文中这句话里,前一处加引号的“鸟的天堂”是指
大榕树
,后一处“鸟的天堂”不加引号是因为
“我”感受到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
,表达了“我”对“鸟的天堂”深深的赞美之情。(4 分)
答案:1. 巴金 静态 动态 2. 大榕树 “我”感受到鸟儿们在这里生活得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