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父亲经常说要我念好书,最好将来到外面当个教员,所以我从来不缺课,不逃学。读初小的时候,遇上大雨大雪天,路滑难走,父亲便背着我上学。我背着书包伏在他背上,双手撑起一把结结实实的大黄油布雨伞。
他扎紧裤脚,穿一双深筒钉鞋,将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条极长的粉绿色丝绸汗巾可以围腰两三圈,那还是母亲出嫁时的陪嫁呢。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
新
滋
味
了。
(作者:吴冠中)
1. (阅读要素)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的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大雨大雪天,父亲背“我”上学。 父亲变卖东西,给“我”缴学费。 父亲送“我”到学校,还为“我”铺床。 表达了父亲对“我”的关爱以及“我”对父亲的感恩。
2. 对文中画“____”的句子理解最
准
确
的一项是(
C
)
A. 这句话主要是为了表现父亲动作麻利,非常能干。
B. 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父亲很珍惜自己身上的汗巾,因为那是母亲的陪嫁。
C. 这句话通过细节描写刻画了父亲背“我”上学时的穿着打扮,从中可以感受到“我”对此记忆深刻,表达了“我”对父亲浓厚的爱和思念。
D. 是为了突出父亲穿着的时尚,与送“我”上学的艰难环境形成鲜明对比。
3. 结合片段理解,加点的“新滋味”指的是
“我”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对家庭境况的担忧、对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等
。
4. (教材核心题)联系全文内容,分析课文以《父爱之舟》为题的原因。
父亲借用姑爹的小渔船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和上学,这只小船承载着父亲对“我”的期望和深沉的爱,是人生之舟、希望之舟、爱之舟。以《父爱之舟》为题既揭示了课文的主题,也承载着“我”对父亲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