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一读课文中关于爬山虎的描述,完成练习。
①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②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A]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③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B]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作者:叶圣陶)
从“巴住墙”可知,原来爬山虎的脚这么有力量!
1. 阅读第①自然段关于爬山虎的脚的描述,将下面表格补充完整。

(1)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2)嫩红 (3)细致
2. 下列图片中,符合爬山虎的脚的一项是(
B
)

3. (思维导图)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填一填。

(1)触着墙 (2)巴住墙 (3)使它紧贴在墙上 (4)往上爬
4. (阅读要素)作者不仅观察细致,而且连续观察了一段时间。下列哪些句子能看出作者在“连续观察”?请在后面括号内画上“√”。
(1)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
√
)
(2)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
(3)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
√
)
(4)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
)
5. (批注阅读)学习方框中的写法,选择 A、B 中的一句,写一写批注。
我选的句子是(
B
),批注:
“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原来爬山虎的脚这么牢固,生命力这么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