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下列对《诫子书》的理解和分析,
不
正
确
的一项是 (
D
)
A.《诫子书》开篇以“君子之行”的高标准道德规范要求儿子,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和具体途径。
B.文章以父亲的身份告诫儿子要读书修身、勤学励志、静心养德,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C.“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作者将立志、学习、成才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要志存高远,勤学成才。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俭”字,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
答案:D 【解析】 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
7. 根据《诫子书》的内容默写填空。
(1)“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遂成枯落,多不接世。”这句话是诸葛亮告诫儿子要珍惜年少时光;孔子在《论语》中也有一句话是告诫学生时光如流水,要倍加珍惜,这句话是:
逝者如斯夫
,
不舍昼夜
。
(2)本文中,作者用“
静以修身
,
俭以养德
”强调了宁静专一、勤俭节约的重要性。
(3)本文中,作者从反面强调学习和立志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非学无以广才
,
非志无以成学
。
答案:(1)意与日去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2)静以修身 俭以养德 (3)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
8. (1)
如同
(2)
离开
9. 我 实 老 矣
/
所 恃 汝 等 也
/
皆 不 在 目 前
/
意 遑 遑 也
10.
说话要经过思考才出口,做事要经过详细计划才行动。
11.
根据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和本文“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未必读书,并学作人”“志在善人”等内容可知,两位父亲都教育孩子要珍惜时光,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学会做人。
答案:8.(1)如同 (2)离开 9. 我实老矣/所恃汝等也/皆不在目前/意遑遑也 10. 说话要经过思考才出口,做事要经过详细计划才行动。 11. 根据诸葛亮《诫子书》“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和本文“时过不可还,若年大不可少也”“未必读书,并学作人”“志在善人”等内容可知,两位父亲都教育孩子要珍惜时光,勤学立志,修身养性,学会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