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8页解析答案
4. 批注一:诗歌一、二句通过描写田家“流水”“
高花
”(摘录诗中词语填空)等景物,渲染了
宁静祥和
的氛围。(2分)
5. 批注二:诗歌三、四句借景抒情,运用
拟人
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
对夕照晚景的喜爱和留恋,以及闲适淡然的生活态度
。(2分)
答案:4. 高花 宁静祥和 5. 拟人 对夕照晚景的喜爱和留恋,以及闲适淡然的生活态度
6. (1)
B
(2)
C
(3)
A

7. (1) 尝月下戏
玩耍
(2) 二儿可得全不
同“否”
(3) 冀罪止于身
希望

8. (1) 抓住月亮和眼睛相似的依存关系,将月亮中的物体比作人眼中的瞳仁,说明其对月亮明亮的必要性,巧妙解答问题,富有机趣与哲理。(2) 抓住鸟巢与鸟蛋、父母与孩子相似的依存关系,以覆巢之下无完卵为喻,生动形象地表明父母遭难孩子也无法保全的道理,体现出对局势的清醒认识。
9. 谢道韫的“未若柳絮因风起”,以柳絮喻雪,既写出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又暗含春天的生机,言语间展现出她丰富的想象力与高雅的审美情趣,正如助读材料所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其言语折射出超脱世俗的诗意栖居状态。徐孺子“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的对答,将月亮中的物体比作瞳仁,用日常事物作喻巧妙回应问题,充满机趣与哲理,体现出魏晋士人超拔的智慧与率真品性,言语间可见其不拘定准的思考方式与超凡才智。
答案:6. (1) B (2) C (3) A 7. (1) 玩耍 (2) 同“否” (3) 希望 8. (1) 将眼睛作为喻体,说明月亮中的物体如同人眼中的瞳仁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强调了事物存在的必要性,巧妙地回答了问题,且比喻富有机趣与哲理。 (2) 将鸟巢与鸟蛋作为喻体,生动形象地描述了父母与孩子是紧密的关系,后者依附于前者,父母如遭遇不测,孩子也将无法保全。 9. ① 谢朗从雪的形态与色泽思考,将飞雪比作撒在空中的盐;谢道韫从整体的意境出发,将鹅毛大雪比作飘飞的柳絮。“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句是谢朗和谢道韫在瞬间的应答,是敏捷才思的体现,展现了他们脱俗超拔的审美情趣和才识风度。② 徐孺子面对路人的问题应对如流,将月亮比作眼睛,“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的回答妙语惊人,富有机趣和哲理,展现了他的聪慧善断和不拘定准的思考方式。③ 孔融二子在父亲被逮捕时没有哭泣逃跑,而是以“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的反问告诉父亲不必为自己求情,展现了他们面对困境时的从容态度和看淡生死的超脱气度。这些言语共同折射出魏晋士人诗意栖居的状态,以及他们的超脱气度和超凡智慧。(任选两个人物的“言语”分析即可)【参考译文乙】徐孺子九岁的时候,曾经在月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里面什么也没有,应当会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的。就像人眼中有瞳仁,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亮的。”【参考译文丙】孔融被逮捕,朝廷内外都很惊恐。当时,孔融的儿子大的九岁,小的八岁,两个孩子依旧在玩琢钉戏,完全没有恐惧的神情。孔融对使者说:“我希望罪责仅限于我自己,两个孩子能不能保全性命呢?”儿子从容地上前说:“父亲难道见过倾覆的鸟巢下面还有完好的鸟蛋吗?”不久,两个儿子也被抓了。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