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2024·连云港东海模拟改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三)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四)我军执行外线作战、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的方针,当然要遇到许多困难。因为到国民党区域创立新根据地需要时间,需要在多次往返机动的作战中大量歼灭敌人、发动群众、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建立人民武装之后,方能创立巩固的根据地。
——摘编自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1) 据材料一,补充示意图中①②③④的内容,并概括该示意图反映的时代特征。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构建“人民解放战争”的知识结构图并分析这一时期取得胜利的原因。
答案:7.
(1)①重庆谈判 ②转战陕北 ③辽沈战役 ④渡江战役
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2)知识结构图:
人民解放战争
全面内战爆发 → 1946年6月 国民党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 1947年夏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
↓
战略决战 → 1948年9月—1949年1月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 1949年4月 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原因: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正确决策赢得全国民心;解放区土地改革使中国共产党获得农民广泛拥护;国统区民主运动有力配合了人民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中共中央的正确战略决策与英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