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1)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
许
里(
表示约数
)
(2) 负势竞
上
(
向上
)
(3)
穷
日乃返(
尽
)
(4) 今乃见
是
水而乐之(
这
)
6. 下列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 分) (
D
)
7. 用“/”给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 分)
不 三 四 里
/
而 茶 村 酒 舍
/
断 续 葭 苇 中
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2) 波云水鸥,万景毕纳。
波浪、云雾、江水、飞鸥,万种景象尽收眼底。
9. 根据情境,补充对话。(8 分)
小语:这三篇诗文都着重写景,各具特色,各有妙处。
小文:是啊,甲诗的颈联写得特别精妙,这一联运用(1)
视听结合
的写景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2)
黄鹂鸟的声音动听,身影轻捷
,表达了作者(3)
对黄鹂鸟(或: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
小语:同为写景文章,乙文是齐梁山水骈文,丙文是清代桐城派散文,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会发现在句式上乙文更(4)
整齐
,丙文更(5)
灵活
。
小文:而在内容上,虽然都在写景,但是丙文在写景过程中还有(6)
叙事
的内容。
小语:这三篇诗文抒发的情感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三篇诗文都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甲诗的首联和乙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都体现作者(7)
远离世俗(或:回归自然)
的思想,甲诗的尾联和丙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都表达了游览者(8)
悠闲(或:闲适)
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