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孟子》是记载
孟子
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是
儒
家经典著作之一。
答案:孟子 儒
2.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
论语
》《
大学
》《
中庸
》合称为“四书”。“五经”指的是《
诗经
》《
尚书
》《
礼记
》《
周易
》《
春秋
》。
答案:论语 大学 中庸 诗经 尚书 礼记 周易 春秋
3.《愚公移山》选自《
列子·汤问
》,体裁是
寓言
。作者相传为战国时期
道
家人物
列御寇
。
答案:列子·汤问 寓言 道 列御寇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
环
而攻之:
四面包围
(2)
兵
革
非不坚利也:
泛指武器装备
(3)寡助之
至
:
极点
(4)
亲
戚
畔之:
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5)岂不
诚
大丈夫哉:
确实(是)
(6)是
焉
得为大丈夫乎:
怎么,哪里
(7)父
命
之:
教导、训诲
(8)与民
由
之:
遵从
(9)行
拂
乱其所为:
违背
(10)衡于虑,而后
作
:
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11)惩山北之
塞
:
阻塞
(12)出入之
迂
也:
曲折,绕远
(13)
毕
力平险:
尽、全
(14)达于汉
阴
:
指山的北面、水的南岸,与“阳”相对
答案:(1)四面包围 (2)泛指武器装备 (3)极点 (4)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5)确实(是) (6)怎么,哪里 (7)教导、训诲 (8)遵从 (9)违背 (10)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11)阻塞 (12)曲折,绕远 (13)尽、全 (14)指山的北面、水的南岸,与“阳”相对
5.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
(1)亲戚畔之 “
畔
”同“
叛
” 含义:
背叛
(2)往之女家 “
女
”同“
汝
” 含义:
你
(3)衡于虑 “
衡
”同“
横
” 含义:
梗塞、不顺
(4)曾益其所不能 “
曾
”同“
增
” 含义:
增加
(5)入则无法家拂士 “
拂
”同“
弼
” 含义:
辅佐
(6)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反
”同“
返
” 含义:
往返
(7)甚矣,汝之不惠 “
惠
”同“
慧
” 含义:
聪明
(8)无陇断焉 “
陇
”同“
垄
” 含义:
高地
答案:(1)畔 叛 背叛 (2)女 汝 你 (3)衡 横 梗塞、不顺 (4)曾 增 增加 (5)拂 弼 辅佐 (6)反 返 往返 (7)惠 慧 聪明 (8)陇 垄 高地
6.一词多义。
(1)利 地
利
不如人和:
优势
兵革非不坚
利
也:
锐利
(2)城 三里之
城
:
内城
城
非不高也:
城墙
(3)道 行天下之大
道
:
正道
妾妇之
道
也:
道路
(4)且 年
且
九十:
将近
且
焉置土石:
况且
答案:(1)优势 锐利 (2)内城 城墙 (3)道路 正道 (4)将近 况且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没
有
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D
)
A.威武不能
屈
B.
出
则无敌国外患者
C.
箕
畚
运于渤海之尾
D.一怒而诸
侯
惧
答案:D 【解析】 A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B项,动词充当状语,在国外。C项,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D项,形容词,恐惧,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