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答谢中书书》中,写山之高,水之净,山水相衬之美的句子是:“
高峰入云
,
清流见底
。”陶弘景借表现万物勃发的生命力来描写山川之美,其中“
夕日欲颓
,
沉鳞竞跃
”绘傍晚之景,传自得之意。
答案:9. 高峰入云 清流见底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10.《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表明作者旷达、乐观情怀的句子是:“
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柏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答案:10.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之山的高峻险要的句子是:“
自非亭午夜分
,
不见曦月
。”描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水流湍急的句子是:“
至于夏水襄陵
,
沿溯阻绝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两句诗使我们联想到《三峡》中的“
有时朝发白帝
,
暮到江陵
。”
答案:11.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12. (1)①
不久,一会儿
②
下雨
③
对抗,抵挡
(2)①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②
欣赏了没多久,心胸忽然就开阔了。
13. 于是饮酒乐甚/人自为欢/或咏或歌/陶然已醉
14. (1)②
山中溪水间生起云气,忽然下起了雨,西北方的阳光好像隐隐约约的灯光一样照射在人的身上。接着下起了大雨,雷鸣闪电交加迅猛。
(2)A:
怡然自得
B:
心旷神怡(或:陶然已醉)
(3)
作者少习举业却从未入仕,选择过孤云野鹤般的漫游生活,在流离贫苦中依旧坚持著书。遇雨时,众人争相寻找遮盖物或躲藏之处,唯有作者立于大雨之中毫不顾忌地举杯喝酒,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独”字体现了作者特立独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以及坚守志向、清逸超尘的人生态度。
(4)
《答谢中书书》中,作者通过描写“高峰入云……沉鳞竞跃”的优美景色,来表达自己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山中集饮记》中,作者与友人在野外饮酒,山、泉、草木云霞等自然美景让他心胸开阔,愁闷顿消,即使天降大雨也兴致不减,依旧怡然自得地喝酒,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解愁闷的心情和乐观豁达的心态。
答案:12. (1)① 不久,一会儿 ② 下雨 ③ 对抗,抵挡 (2)① 夕阳快要落山了,水中潜游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② 欣赏了没多久,心胸忽然就开阔了。
13. 于是饮酒乐甚/人自为欢/或咏或歌/陶然已醉
14. (1)② 山中溪水间生起云气,忽然下起了雨,西北方的阳光好像隐隐约约的灯光一样照射在人的身上。接着下起了大雨,雷鸣闪电交加迅猛。 (2)A:怡然自得 B:心旷神怡(或:陶然已醉) (3)作者少习举业却从未入仕,选择过孤云野鹤般的漫游生活,在流离贫苦中依旧坚持著书。遇雨时,众人争相寻找遮盖物或躲藏之处,唯有作者立于大雨之中毫不顾忌地举杯喝酒,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独”字体现了作者特立独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以及坚守志向、清逸超尘的人生态度。 (4)《答谢中书书》中,作者通过描写“高峰入云……沉鳞竞跃”的优美景色,来表达自己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山中集饮记》中,作者与友人在野外饮酒,山、泉、草木云霞等自然美景让他心胸开阔,愁闷顿消,即使天降大雨也兴致不减,依旧怡然自得地喝酒,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以排解愁闷的心情和乐观豁达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