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24页解析答案
16.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 分)
苏轼,是一位拥有传奇人生和不朽诗篇的伟大文人。阅读苏轼,不仅会被他的诗文感染,更会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品味苏轼,还会感受到他藏在潇洒外衣下苍凉的底色。苏轼自己就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一首写不尽的诗。
请以“我看苏轼”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答案:一蓑烟雨任平生——我眼中的苏轼
在中华文化的璀璨星河中,苏轼如同一颗皎洁的明月,历经千年风雨依然散发着温润的光芒。他的人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他的诗文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乐章,而他的人格,则是一座屹立不倒的丰碑,让我在阅读中不断汲取力量。
初识苏轼,是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中秋月色里。那时只觉词句优美,意境空灵,却不知这背后是他与弟弟苏辙七年未见的思念,是乌台诗案后被贬密州的孤苦。再读"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才读懂他将个人悲欢融入人生常态的通透。这份通透,不是消极避世的无奈,而是历经磨难后的豁然开朗,如同他在《定风波》中写下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当突如其来的风雨打湿衣衫,同行者皆狼狈不堪时,他却能在雨中从容前行,这份"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
苏轼的人格魅力,更在于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无论身处何种境遇,他始终心怀百姓。在杭州,他修苏堤、浚西湖,让"水光潋滟晴方好"的美景得以延续;在徐州,他亲率百姓抗洪救灾,筑起坚固的城墙;在黄州,他开垦东坡,躬耕劳作,却仍写下"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壮志豪情。即使被贬到蛮荒的海南儋州,他依然办学堂、兴教化,让中原文化在天涯海角生根发芽。他就像一株坚韧的翠竹,无论狂风如何肆虐,始终保持着向上生长的姿态,将浓荫洒向每一片他驻足过的土地。
品味苏轼,我更感受到他藏在潇洒外衣下的苍凉底色。"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对亡妻王弗的深情追忆,字字泣血,让我们看到他铁汉柔情的一面;"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道尽了他漂泊一生的孤独。但正是这份苍凉,让他的豁达更显珍贵,让他的乐观更具力量。他将所有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都酿成了诗,酿成了词,酿成了生命的琼浆,留给后人细细品味。
苏轼的一生,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从容,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通透,是"人生有味是清欢"的淡泊。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诉我们:生活或许总有不期而遇的风雨,但只要心中有光,便无惧前路漫长。读苏轼,就像与一位智慧的长者对话,他的诗文,他的人格,将永远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