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14页解析答案
3.(2024·广西南宁期中)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按要求填写内容。(10分)
|主题|文学常识与名句|出处|
|景物|诗人王绩站在东皋向远处眺望,写下了“树树皆秋色,(1)
山山唯落晖
”,呈现出山林秋景的清冷。|《野望》|
||(2)
崔颢
(人名)登黄鹤楼眺望江渚,写下了“(3)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黄鹤楼》|
|情怀|外出远游者,或许可以从李白的“(4)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两句中得到些许慰藉;王维为大漠雄浑风光所震撼,目睹“(5)
大漠孤烟直
,(6)
长河落日圆
”的奇丽景象之后,慷慨悲壮之情油然而生;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吴均不禁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7)
经纶世务者
,窥谷忘反”。可见,大美山川不只怡情,也可移情。|《渡荆门送别》《使至塞上》《与朱元思书》|
|哲思|刘桢的“岂不罹凝寒?(8)
松柏有本性
”告诉我们,生活中不乏严寒,就看你有无与之抗衡的品性。|《赠从弟》(其二)|
||曹操认识到即使年老,亦不可“苟活”,生命的意义在于奋发有为,你我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9)
烈士暮年
,(10)
壮心不已
”。|《龟虽寿》|
答案:3. (1) 山山唯落晖 (2) 崔颢 (3) 晴川历历汉阳树 (4) 仍怜故乡水 (5) 大漠孤烟直 (6) 长河落日圆 (7) 经纶世务者 (8) 松柏有本性 (9) 烈士暮年 (10) 壮心不已
4. (1)夏水襄陵(
冲上、漫上
) (2)属引凄异(
凄惨悲凉
)
(3)诸陂散泉(
众,各
) (4)南流西南屈(
迂回,曲折
)
5.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 (疾) 风,也没有这么快。

(2)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2分)
(深壑) 左右两侧的石壁重叠幽深,连野兽的足迹都到不了这里。

6. 结合语境,说说甲、乙两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各自文中的作用。(4分)
甲:侧面描写,用渔者之歌突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特点,也体现出三峡秋景的凄凉。乙:侧面描写,通过描写清水两岸的人文景观,突出了清水清幽绝俗的特点。

7. 概括丙诗的第一、二句与第三、四句所呈现的诗人截然不同的两种心境。(4分)
第一、二句呈现的是诗人出三峡后回首万山时的惊叹与后怕;第三、四句呈现的是诗人出三峡后纵览前方广阔天地的开朗与泰然。

8. 新趋势 诗文联读 下列对甲、乙两文和丙诗有关内容的分析与解读,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
答案:4. (1) 冲上、漫上 (2) 凄惨悲凉 (3) 众,各 (4) 迂回,曲折
5. (1) 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着 (疾) 风,也没有这么快。 (2) (深壑) 左右两侧的石壁重叠幽深,连野兽的足迹都到不了这里。
6. 甲:侧面描写,用渔者之歌突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水长的特点,也体现出三峡秋景的凄凉。乙:侧面描写,通过描写清水两岸的人文景观,突出了清水清幽绝俗的特点。
7. 第一、二句呈现的是诗人出三峡后回首万山时的惊叹与后怕;第三、四句呈现的是诗人出三峡后纵览前方广阔天地的开朗与泰然。
8. A 【解析】 B 项,甲文“绝巘”、丙诗“峻增”从仰视角度写山崖。C 项,乙文“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兼用比喻与夸张的修辞手法。D 项,甲文“回清倒影”中的“清”字是“清波”的意思。
【参考译文乙】
(清水) 上游承接了各山坡的零散泉水,积蓄多了便成为河。(河水) 往南流,再向西南弯曲迂回,瀑布从山岩上飞泻而下,注入二十多丈的深壑,(水声) 像雷声一样,震动整个山谷。(深壑) 左右两侧的石壁重叠幽深,连野兽的足迹都到不了这里。沟涧中水汽和云雾混合在一起,看不到底。峰岭上栖居着不少修禅隐逸之士,岩谷间也散布着些寺庙佛塔。碧竹松柏般 (高洁) 的情怀,和神心一样深奥悠远;仁爱智慧的本性,和山水一样深厚博大,更让这里成为美好的地方了。这里的水经过山涧飞流 (而下),清凉又清澈,所以称它为清水。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