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亮点给力提优课时作业本八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 第87页解析答案
1.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题目。
倘若你来到这座园林,就要好好地鉴赏一番,这儿的风景设计都是因地制宜□自出心裁的。大红的轩榭,美丽的池沼,重峦叠嶂的假山以及池中的游鱼,不与任何地方雷同,没有一丝败笔和珠光宝气之俗,令人感慨。想必设计者设计时是胸中有丘 hè 的。花花草草甲(顾盼生姿 俯仰生姿),镂空的窗依傍着山水景致,牵牛花 màn 延到了窗边,还有蔷薇、牡丹这类的花在嶙峋的小山前争奇斗艳。穿过小径,是翻了一番的花海,我仔细琢磨着这是否也是设计者乙(别具一格 别具匠心)的布局,斟酌一番也不可得知,只有一笑而过。离开这里时,花朵们还是那么明艳。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重峦叠嶂(
zhàng
) 丘 hè(
) màn(
)延 斟酌(
zhuó
)
(2)给语段中甲、乙两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甲:
俯仰生姿
乙:
别具匠心

(3)在语段中“□”内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 。 B. , C. 、 D. ;
答案:(1)zhàng 壑 蔓 zhuó (2)甲:俯仰生姿 乙:别具匠心 (3)C 【解析】(2)顾盼生姿:形容眉目传神,姿态动人。俯仰生姿:高矮错落有致,无论俯视还是仰视都呈现美好的姿态。根据“花花草草”可知,甲处应选“俯仰生姿”。别具一格:另有一种风格。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根据语境,乙处应选“别具匠心”。 (3)“因地制宜”与“自出心裁”是并列关系,两者共同构成“都是”的宾语,故应用顿号隔开。
2. 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修改。
苏州园林是指中国苏州城内的园林建筑,以私家园林为主。①起始于春秋时期的吴国建都姑苏时(前 514),形成于五代,成熟于宋代,鼎盛于清代,兴旺于明代。②到清末,苏州已有各色园林近一百七十多处,对外开放的园林有十九处。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以意境见长,以独具匠心的艺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内点缀安排,移步换景,变化无穷。1997 年,③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榜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第①句语序不当,可将“
鼎盛于清代
”和“
兴旺于明代
”互换位置。
(2)第②句语义矛盾,可将“
”或“
”删去。
(3)第③句用词不当,可将“
榜样
”改为“
代表
”。
答案:(1)鼎盛于清代 兴旺于明代 (2)近 多 (3)榜样 代表
3. 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体现这个特征的?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4. 第 4 段“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中,去掉加点词“往往”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不好。“往往”指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用在这里说明大多数成河道模样的水面都安排了桥梁。如果去掉,句意就变成所有成河道模样的水面都安排了桥梁,与实际情况不符。“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5. 第 5 段中“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
举例子、打比方。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 历来介绍苏州园林的文章,或从建筑学角度写,或从园林历史角度写,或从导游角度写。请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者是从游览者的角度介绍苏州园林的,表达出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赞美之情。

答案: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4.不好。“往往”指根据以往的经验,某种情况在一定条件下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用在这里说明大多数成河道模样的水面都安排了桥梁。如果去掉,句意就变成所有成河道模样的水面都安排了桥梁,与实际情况不符。“往往”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解题指导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解答这类题,首先了解说明文语言的常见特点,如准确性、严密性,然后找到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语句,具体分析某个词语的作用,最后明确去掉该词语后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影响。
5.举例子、打比方。是为了说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
6.作者是从游览者的角度介绍苏州园林的,表达出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喜爱、赞美之情。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