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新趋势 思维导图 残荷在“我”的心里积蓄成一股力量,请将下面的折线图补充完整。
久病未愈,郁郁寡欢(或:颓废忧伤)
8. 本文对荷的描写颇为生动,请你研读下列句子并根据括号中的要求进行赏析。
(1)荷叶莲蓬碧绿如洗,盛开的荷花娇艳欲滴,清香弥漫,人还没到跟前,就嗅到那沁人肺腑的清香。(从感官角度)
运用视觉和嗅觉描写,突显出荷叶碧绿的色泽,荷花娇艳的色彩与沁人肺腑的馨香,表达了作者对荷叶和荷花的喜爱与赞美。
(2)残荷孑然而立,站在那里不悲不喜,残而不凋。(从炼字的角度)
连用三个“不”字,强调了残荷平静淡泊、无欲无求、孤高独立的气质和姿态,表达了作者对高洁不屈的残荷的赞美。
9. 好的句子给人以意犹未尽的感觉。请你结合全文,理解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
作者从残荷身上感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因而也希望能像残荷一样,拥有坦荡从容的胸怀,在人生旅途中保持自我的姿态和固有的气节风骨,绽放自己的光彩。
10. 新趋势 批注添加 阅读甲、乙、丙三段文字,将下列点评补充完整。
【甲】残荷孑然而立,站在那里不悲不喜,残而不凋。它洗尽铅华,褪去了丰满鲜活的光泽,却显露出本真的气节傲骨,从容面对繁华过后的衰落。这是与生俱来的品质,任凭风雨摧毁了容颜,也夺不走它的铮铮傲骨。 (徐光惠《残荷不凋》)
【乙】有的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弗朗西斯·培根《论美》)
【丙】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鼓,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范仲淹《御街行》)
点评:三段文字都表现出秋的美。不同之处在于甲文是散文,以残荷为喻,借荷花残而不凋,显露本真的气节风骨,喻指(1)
人应该在逆境中保持自我
。乙文通过(2)
议论
(填表达方式)来突出成熟的优雅行为之美,强调美德是最美的。丙文则是一首词,此词上片以写景为主,以寒夜秋声衬托主人公所处环境的冷寂,突出人去楼空的落寞感,并抒发了良辰美景无人共赏的愁情;下片以抒情为主,通过写词人(3)
长期客居他乡,不免被如素练般的月光引发出阵阵思愁
,将怀人相思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11. 本文题目是《残荷不凋》,文中却说“枯萎的不只是荷叶,还有它的茎、莲蓬,也恹恹地发黑低下了头,凋零成秋天里最单调的色彩”,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理解。
不矛盾。文中所说的凋零是指荷花本身在秋日凋残,荷叶枯萎,茎、莲蓬也发黑低垂的自然现象。而题目《残荷不凋》是指残荷虽外形枯萎,但却显露出本真的气节风骨,孕育着下一轮的重生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