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1)
喜爱
(2)
担任,做
(3)
④
11. 日 有 食
/
岁 有 衣
/
嫁 娶 凶 葬 皆 有 赡
12.
他的子孙继承他的遗志,就像他在世的时候一样。
13.
文章通篇以"义"字作线索,旨在表彰范仲淹自奉俭约,购置义田,以养济族人的高风义行。这里真实记录了他的主要经历,以时间为序串联起事件,如"方贵显时""初,公之未贵显也""既而""及参大政""公既殁"等。
14.
正面描写:"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直接表明范仲淹喜好施舍、助人为乐的品性,体现他乐善好施;"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正面描写他身居高位、俸禄丰厚却一生清贫,突出其克己奉公,把钱财都用于购置义田济人。侧面描写:"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写范仲淹通过购置义田养活众多族人且物资充足,侧面表现其规划义田的周全与慷慨无私的品性;"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借子孙继承其事业和志向,侧面烘托出范仲淹的高尚品德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
15.
示例:我认为范仲淹符合《周亚夫军细柳》中的"义"。范仲淹乐善好施,不仅帮助关系亲近的贫穷者,也帮助那些关系疏远却贤良的人。可见他舍己为人、处事公正,跟周亚夫对待使者及汉文帝公正严明、以身作则的风格一致,都体现了"义"。
答案:10.(1)喜爱 (2)担任,做 (3)④
11. 日有食/岁有衣/嫁娶凶葬皆有赡
12. 他的子孙继承他的遗志,就像他在世的时候一样。
13. 文章通篇以"义"字作线索,旨在表彰范仲淹自奉俭约,购置义田,以养济族人的高风义行。这里真实记录了他的主要经历,以时间为序串联起事件,如"方贵显时""初,公之未贵显也""既而""及参大政""公既殁"等。
14. 正面描写:"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直接表明范仲淹喜好施舍、助人为乐的品性,体现他乐善好施;"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正面描写他身居高位、俸禄丰厚却一生清贫,突出其克己奉公,把钱财都用于购置义田济人。
侧面描写:"族之聚者九十口,岁入给稻八百斛。以其所入,给其所聚,沛然有余而无穷",写范仲淹通过购置义田养活众多族人且物资充足,侧面表现其规划义田的周全与慷慨无私的品性;"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借子孙继承其事业和志向,侧面烘托出范仲淹的高尚品德对后人产生深远影响。
15. 示例:我认为范仲淹符合《周亚夫军细柳》中的"义"。范仲淹乐善好施,不仅帮助关系亲近的贫穷者,也帮助那些关系疏远却贤良的人。可见他舍己为人、处事公正,跟周亚夫对待使者及汉文帝公正严明、以身作则的风格一致,都体现了"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