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五(3)班48名同学去2025年世界运动会的举办场馆照相合影。全班每人一张照片,一共需付多少元钱?

答案:7.21.5+(48 - 4)×2.5=131.5(元)
8. 王老师到复印店去印两页资料,一页资料要印20份,一页资料要印50份。复印店的墙上贴着一张价目表:
|复印|每页复印一份0.50元|
|速印|每印一份0.18元,每页40份起印,原资料每页另加制版费5.00元|
怎样印比较省钱?最少要花多少钱?
答案:8.只复印:(20 + 50)×0.5=35(元) 只速印:40×0.18+50×0.18+2×5=26.2(元) 两种方式印:0.5×50=25(元) 0.18×50+5=14(元) 25元>14元 14+20×0.5=24(元) 35元>26.2元>24元 王老师要印20份的资料采用复印,要印50份的资料采用速印的方法最省钱,最少要花24元。
解析:
只复印:$(20 + 50)×0.5 = 35$(元)
只速印:$40×0.18 + 50×0.18 + 2×5 = 26.2$(元)
两种方式印:印20份资料复印:$20×0.5 = 10$(元);印50份资料速印:$50×0.18 + 5 = 14$(元);共$10 + 14 = 24$(元)
$35$元>$26.2$元>$24$元
王老师要印20份的资料采用复印,要印50份的资料采用速印的方法最省钱,最少要花24元。
9. 李丽和王刚带同样多的钱去超市买练习本,他们用所有的钱一共买了12本练习本,每本1.8元。买完后李丽拿走8本,王刚拿走4本,按这种分法,李丽应给王刚多少钱?
答案:9.8 - 12÷2=2(本) 1.8×2=3.6(元)
解析:
两人带同样多的钱,应得同样多的练习本,每人应得:$12÷2 = 6$(本)
李丽多拿的本数:$8 - 6 = 2$(本)
每本$1.8$元,李丽应给王刚的钱:$1.8×2 = 3.6$(元)
3.6元
10. 量不变思想 把一根竹竿竖直插入池底,浸湿部分长0.3米;掉过头来,垂直插入池底,这时竹竿有一半还多0.2米是干的。求竹竿长。
答案:10.两次浸湿的长度:0.3+0.3=0.6(米) 竹竿的一半长:0.6+0.2=0.8(米) 全长:0.8×2=1.6(米)
解析:
两次浸湿的长度:$0.3 + 0.3 = 0.6$(米)
竹竿的一半长:$0.6 + 0.2 = 0.8$(米)
竹竿全长:$0.8 × 2 = 1.6$(米)
11.

答案:11.
提示:这是一道趣味数字谜,在解答时需要找到解决的“突破口”。通过观察分析可知,$□3.□×5=3□6.□$的乘数十位上是6或7,十分位上是2或3。在填完数字后,还要再次计算,检验填写是否正确。
12. 五个小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前三个数的平均数是3.1,后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9,这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98。这列数中,中间的数是(
4.1
)。
答案:12.4.1 提示:根据已知条件可分别求出前三个数的和、后三个数的和、五个数的和,前三个数的和与后三个数的和加起来,就比五个数的和多了一个中间的数。中间的数是3.1×3+4.9×3 - 3.98×5=4.1。
解析:
前三个数的和:$3.1×3 = 9.3$
后三个数的和:$4.9×3 = 14.7$
五个数的和:$3.98×5 = 19.9$
中间的数:$9.3 + 14.7 - 19.9 = 4.1$
4.1
13. 用一根绳子测量井深,把绳子折成相等的2段测量时,多1.2米;把绳子折成相等的3段测量时,差1.1米。井深多少米?
答案:13.1.2×2=2.4(米) 1.1×3=3.3(米) 2.4+3.3=5.7(米)
提示:如图,把绳子折成相等的2段测量时,多1.2米,即绳长=井深+井深+1.2×2=井深×2+2.4。把绳子折成相等的3段测量时,差1.1米,即绳长=井深+井深+井深 - 1.1×3=井深×3 - 3.3。所以井深=2.4+3.3=5.7(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