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互联网的兴起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也带来了种种问题。班级开展了以“互联网时代的利与弊”为主题的辩论赛。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网络热梗】
1.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梗”,反方辩手将“梗”给青少年带来的负面影响作为论据。下面是反方辩手的辩词,请你解决其中的问题。
青少年历来推(崇 祟)紧跟时代潮流。网络上出现一些新梗后,这些梗就会在青少年群体间迅速走红,这些梗带给我们的影响也在
潜
滋暗长。以古诗词为例,网络上对其进行恶搞,比如“少小离家老大回,安能辨我是雄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识弯弓射大雕”,这种篡改让原本韵味无穷、意境深远的古诗词(黯 暗)然失色。照这样的形势发展下去,如果不加以遏制,古诗词的传承会
濒
·临危机。
括号中的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崇 qiǎn 暗 bīn
B.祟 qián 黯 bīng
C.祟 qiǎn 暗 bīng
D.崇 qián 黯 bīn
【网络诗会】
2. 正方辩手以网络诗会作为论据。下面是正方辩手辩词中的一部分,请你结合积累,补全下面的文段。
李白仗剑出蜀时,看着蜀地群山远去,只有江水一路相送,不禁对故乡产生了深深的眷恋——“①
仍怜故乡水
,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欧阳修辞官后定居颍州,看到西湖美景,在《采桑子》中写到“②
轻舟短棹西湖好
,绿水逶迤”,直言西湖之美;“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③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相见欢》),靖康之变成了朱敦儒永远的伤痛,“北归”成了南渡词人永远的梦想;面对物是人非,晏殊的“④
无可奈何花落去
,⑤
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又引起了多少人的共鸣。而陶渊明在东篱之下悠然采菊,“采菊东篱下,⑥
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其超脱尘世之态令人神往;杜牧面对赤壁古战场,遥想当年赤壁之战的风云变幻,感叹“⑦
东风不与周郎便
,⑧
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其对历史兴亡的思索发人深省。网络时代带给古诗词的不只有恶搞,更多的是让古诗词得到了传承。
【信息茧房】
第二场交锋中,反方辩手提出了“信息茧房”这种互联网时代形成的现象。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文段后的问题。
①“信息茧房”是说在互联网时代,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吸收和接触自己感兴趣的信息。②“信息茧房”会导致人们认知和视野狭窄。③青少年涉世未深,当陷入密集的信息空间时,他们的理性思考能力和自我约束力极易受到影响。④“信息茧房”还会____,____,____。
3. 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横线上。
将“吸收”和“接触”调换位置。
4. 请提取第②句的谓语,并写在下面横线上。
导致
5. 将下列句子按顺序填入第④句的横线处,逻辑最通顺的一项是(
B
)
①加大不同群体间的疏离感 ②导致脆弱离散的人际关系 ③影响到社会的整体健康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6. 在当今时代,我们应善用网络来获取知识、拓展视野,就像小语同学在学了《藤野先生》后,通过互联网搜索鲁迅先生的相关信息一样。小语发现了下面这则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15字以内)
标题:
上海举办第七届鲁迅文化周
用手机扫二维码参加“云祭扫”,向鲁迅先生献上一朵小花;“鲁迅精神与上海城市品格”研讨会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邀请社区居民与高校师生共同参与;在City Walk活动中,青少年积极打卡沪上“鲁迅小道”……连日来,第七届鲁迅文化周在上海举行。
上海是鲁迅人生中最后十年的寓居地,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鲁迅墓的所在地。第七届鲁迅文化周由中共上海市虹口区委宣传部、鲁迅文化基金会、上海鲁迅纪念馆、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