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用时:15分钟 总分:13分 实际用时:______ 得分: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北京中轴线”全长7.8公里,南北贯穿北京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由此产生。“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形成于16世纪,由历朝历代共同造就。元朝在燕京建造大都城时,诞生了一条近4公里的中轴线;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将中轴线延长1公里;嘉靖年间扩建北京外城,再将中轴线向南延长;乾隆皇帝在景山建造可俯瞰京城的五方亭,形成中轴线上的制高点;20世纪上半叶天安门广场改造完成,中轴线也被赋予了新的当代功能,形成当前人们熟知的规模。
文化自信来源于对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北京中轴线”为我们带来了中华文化的具象体验,置身于太和殿前,感受到皇权威严;再穿行故宫,一览古老的红墙绿瓦、气势如虹的大雄宝殿;参观先农坛,了解“一亩三分地”;行至太庙,明白“配享太庙”的意义……于是,中华文化不再抽象远离,而是化作了一处处触手可及的墙壁门槛,一声声扣人心弦的钟声鼓声,一片片风光旖旎的锦绣山河。“北京中轴线”不仅仅是一串地理坐标的串联,也是时间的低语和文化的沉吟。每一砖一瓦,每一座宫殿,每一条街道,都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汗水,见证着古都的兴衰更替与时代变迁。
(选自《品读“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风韵》,有删改)
【材料二】
“北京中轴线”的遗产构成要素图
“北京中轴线”创始于元代,为塑造城市秩序、规划城市形态而生,是中国现存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传统都城中轴线。“北京中轴线”北起钟楼,向南经万宁桥、景山,过故宫、端门、天安门、正阳门,直至南端A.______和D.______、天坛和先农坛分列中轴线东西两侧,形成了全长7.8公里的世界最长城市轴线。“北京中轴线”由古代皇家宫苑建筑、古代皇家祭祀建筑、古代城市管理设施、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以及居中道路遗存等五大类遗存共同组成,其选址、格局、城市形态和设计体现了《周礼·考工记》所记载的理想都城范式,展现了中国古代王朝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
(选自《“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这些知识快讲给孩子听》,有删改)
古代皇家宫苑建筑 ▲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
★B.______ ●居中道路遗存

古代城市管理设施
【材料三】
北京鼓励居民参与“北京中轴线”遗产保护和城市治理,在涉及“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的决策出台之前,北京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居民的意见建议,之后由专业机构将公众意见转化为提案或者报告,再经由专家研讨、部门商议、征求公众意见等程序后形成政府决策,直至最终实施。
此外,还出现了很多中轴线文化体验的旅游产品、创意产品设计、文化体验线路,一些北京老字号也会用“北京中轴线”的IP来更新他们的产品,这些都为北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文化动能。
(选自《“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背后的故事》,有删改)
【材料四】
被誉为“最早的中国”的二里头遗址即出现了依据中轴线规划的宫室建筑群。城市中轴线的考古实例最早可追溯至三国,曹魏邺城为首个有中轴线的都城,距今约有一千八百年。魏晋南北朝,洛阳也有中轴线。隋唐长安中轴线继承发展自洛阳,朱雀大街为全城中轴。不同朝代都城在不同时期建设,但中轴线规划一脉相承,不断探索发展。
(选自《一轴贯古今,申遗成功的“北京中轴线”的前世今生》,有删改)
礼仪和秩序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文化主题,“北京中轴线”借助“对称”这一实体图像呈现出了“平衡美”这一哲学象征,无论是“左文右武”还是“左祖右社”的设计,都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秩序的强烈追求,从而勾勒出中华文明对构建国家秩序的理想蓝图。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褚建好
网络文化节目《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网络纪录片《一脉》、短视频《至美中轴》、直播活动《中轴骑妙行》《听建·中轴》等作品准确讲述了“北京中轴线”的历史底蕴和时代内涵,描绘了中轴线沿线古今样貌变迁图景,以网络视听的力量助力“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
(选自《“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背后的网络视听故事》,有删改)
1. 根据以上材料,下列四位同学关于“北京中轴线”的推断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
A. 小语:“北京中轴线”在元朝诞生,在明朝延长,在清朝形成了中轴线上的制高点,在近现代被赋予了新的功能。
B. 小文:“北京中轴线”是一条由五大类遗存、15个遗产构成要素组成的一条贯穿北京老城东西,全长7.8公里,全世界最长的城市轴线。
C. 小涵:天安门和外金水桥、天安门广场及建筑群、天坛等遗产要素都属于国家礼仪和公共建筑遗存。
D. 小芋:元朝在燕京建造大都城时,诞生了一条近4公里的中轴线,所以城市中轴线最早在元朝出现。
2. 结合材料二的相关信息,请你将材料二中缺失的信息补充完整。(4分)
A.永定门 B.古代皇家祭祀建筑 C.太庙 D.社稷坛
3. 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请你说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的经验对于当下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有哪些借鉴意义。(3分)______
①加大民众参与的力度,形成强大的社会凝聚力。②通过打造文化体验旅游产品、文化体验路线等,促进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③利用“网络视听”的力量,加强对文化遗产的宣传,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
4. 【创意表达】“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在网上引发热议。请结合词云图反映的情况,利用上述材料信息,为“北京中轴线”写一段最能反映网友关注热点的宣传推介语,60字左右。(4分)

说明:词云图中字号越大,表示该词出现频率越高。
“北京中轴线”始建于13世纪,南北贯穿北京全城,全长7.8公里。它承载先人智慧,见证古都变迁,以对称布局展现平衡美,是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