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用时:15分钟 总分:14分 实际用时:______ 得分:______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传统园林中,月亮门通常用于白粉墙体,配合灰色的砖门套,十分淡雅,在寺庙中也用于黄色墙面。月亮门一般在门的边缘处要做一个圆形的装饰边,采用灰色砖细,门的下边则是平口,不设门槛,或者仅留圆形门套以为坎。在月亮门的上方,
往
往
设有门楣题名,起到“点景”的作用。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月亮门及其变体也是常用的空间划分、点景、框景手法。不同的是,使用更加灵活,材料及建构方式也更加多样,大多简洁明快,寓意也各不相同,富有时代气息。例如在苏州博物馆入口处的电动移门,采用钢结构门框,玻璃移门则做成月亮门状,提取和重现了月亮门的文化属性,表现苏州园林的典型意象。
如今还有一些新中式的酒店、宾馆、住宅等也广泛使用月亮门,月亮门的营造案例甚至远传至国外。
【材料二】
月亮门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造园手法,用以联系两个相邻景观空间,通常仅有空洞而无门扇。由于其独特的造型如团扇、似画框,加上洞门的两侧空间通视且互为对景,因此月亮门常用以框景,勾勒展示庭院的空间美与意境美。月亮门最大的作用,在于划分空间、剪裁画面、借景与框景,营造出“庭院深深”的空间感。
苏州拙政园中的枇杷园,园东与听雨轩毗邻,北以绣绮亭假山为屏,西北角的云墙上开设了一个圆形月亮门,进行空间布局的划分与构造,围合出一个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融合的“园中园”。走进门洞,目光所及皆为枇杷树,高低错落有致;走出门洞,置身所在是春华秋实四时不凋。眼前的园林美景,浑然一体又特色分明。
扬州瘦西湖中的吹台,是中国园林框景艺术的代表作品。站在位于湖心的吹台上,三面为月亮门:可于北边的月亮门中看到五亭桥横卧波光,而南面的月亮门中则可以看到巍巍白塔……透过不同方位的月亮门,可见“画框”之中三面景色各异,景中有景,画中有画,正好对应了“三星拱照”的景名。夜幕下的吹台更是妙趣横生,湖中亭、水中月,虚实之间,相映成趣。
【材料三】
庭中门似月,檐下赏盈缺。通常,月亮门与云墙配合使用,也就是于波浪形的云墙上开设门洞,看上去如同月亮高悬在行云间,更加烘托出“天上人间”的美好意境;园林中的月亮门犹如一个画框,园中景色经过剪裁更具诗情画意,在中秋佳节赏月赏景之际,更有一番“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满期盼。
在传统审美中,月亮也关联着中国文化符号,清风明月更是魏晋南北朝以来中国文人“山水美学”的鲜明特点。在这个语义下,月亮作为一种物象,便被文人墨客赋予了一种高雅脱俗、不落尘世的意义,是情景交融、借物言志的象征。
1. 联系上面的材料和下面图片中的月亮门,概括月亮门的特点。(5分)

[img]
月亮门的特点是淡雅,使用灵活,建构方式多样,简洁明快,造型独特。
2. 材料一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
举例子。具体地说明了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月亮门及其变体也是常用的空间划分、点景、框景手法。
3. 材料一中加点词语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特点的?(3分)
在月亮门的上方,
往
往
设有门楣题名,起到“点景”的作用。
“往往”是“常常”的意思,起修饰限制作用,说明在月亮门的上方常常设有门楣题名,但也不是绝对的,“往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4. 结合三则材料,说说月亮门为什么广泛存在于中国古典园林之中。(4分)
月亮门常用以框景,勾勒展示庭院的空间美与意境美;烘托出“天上人间”的美好意境;寄托“花好月圆人团圆”的美满期盼;关联中国文化符号,符合中国传统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