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用时:15分钟 总分:20分 实际用时:______ 得分:______
(2024·浙江金华义乌七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我的母亲
丰子恺
①母亲生前没有摄取坐像的照片,但这姿态清楚地摄入在我脑海中的底片上,不过没有晒出。现在就用笔墨代替显影液和定影液,把我母亲的坐像晒出来吧。
②我的母亲坐在我家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①慈爱的笑容。
③老屋的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是母亲的老位子。从我小时候直到她逝世前数月,母亲空下来总是坐在这把椅子上,这是很不舒服的一个座位:我家的老屋是一所三开间的楼厅,右边是我的堂兄家,左边一间是我的堂叔家,中央一间是我家。但是没有板壁隔开,只拿在左右的两排八仙椅子当作三份人家的界限。所以母亲坐的椅子,背后凌空。若是沙发椅子,三面有柔软的厚壁,凌空原无妨碍。但我家的八仙椅子是木造的,坐板和靠背成九十度角,靠背只是疏疏的几根木条,其高只及人的肩膀。母亲坐着没处搁头,很不安稳。母亲又防椅子的脚摆在泥土上要霉烂,用二三寸高的木座子衬在椅子脚下,因此这只八仙椅子特别高,母亲坐上去两脚须得挂空,很不便利。所谓西北角,就是左边最里面的一只椅子,这椅子的里面就是通过退堂的门。退堂里就是灶间。母亲坐在椅子上向里面顾,可以看见灶头。风从里面吹出的时候,烟灰和油气都吹在母亲身上,很不卫生。堂前隔着三四尺阔的一条天井便是墙门。墙外面便是我们的染坊店。母亲坐在椅子里向外面望,可以看见杂沓往来的顾客,听到沸反盈天的市井声,很不清静。但我的母亲一向坐在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这样的一只八仙椅子上,眼睛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母亲为什么老是坐在这样不舒服的椅子里呢?因为这位子在我家中最为冲要。母亲坐在这位子里可以顾到灶上,又可以顾到店里。母亲为要兼顾内外,便顾不到其他了。
④我九岁的时候,父亲遗下了母亲和我们姐弟六人,薄田数亩和染坊店一间而逝世。我家内外一切责任全部归母亲负担。此后她坐在那椅子上的时间愈加多了。工人们常来坐在里面的凳子上,同母亲谈家事;店伙计们常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同母亲谈店事;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常来坐在对面的椅子上,同母亲交涉或应酬。我从学堂里放假回家,又照例走向西北角椅子边,同母亲讨个铜板。有时这四班人同时来到,使得母亲招架不住,于是她用了眼睛的严肃的光辉来命令,警诫,或交涉;同时又用了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来劝勉,抚爱,或应酬。当时的我看惯了这种光景,以为母亲是天生成坐在这只椅子上的,而且天生成有四班人向她缠绕不清的。
⑤我十七岁离开母亲,到远方求学。临行的时候,母亲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告诫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她给我准备学费;她给我置备行李;她给我制一罐猪油炒米粉,放在我的网篮里;她给我做一个小线板,上面插两只引线②放在我的箱子里,然后送我出门。放假归来的时候,我一进店门,就望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她欢迎我归家,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探问我的学业,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晚上她亲自上灶,烧些我所爱吃的菜蔬给我吃,灯下她详询我的学校生活,加以勉励,教训,或责备。
⑥我廿二岁毕业后,赴远方服务,不能依居母亲膝下,唯假期归省。每次归家,依然看见母亲坐在西北角里的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像贤主一般招待我,又像良师一般教训我。
⑦我三十岁时,弃职归家,读书著述奉母。母亲还是每天坐在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只是她的头发已由灰白渐渐转成银白了。
⑧我三十三岁时,母亲逝世。我家老屋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上,从此不再有我母亲坐着了。然而我每逢看见这只椅子的时候,脑际一定浮出母亲的坐像——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她是我的母亲,同时又是我的父亲。她以一身任严父兼慈母之职而训诲我、抚养我,从我呱呱坠地的时候直到三十三岁,不,直到现在。陶渊明诗云:“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我也犯这个毛病:我曾经全部接受了母亲的慈爱,但不会全部接受她的训诲。所以现在我每次在想象中瞻望母亲的坐像,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激,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这光辉每次给我以深刻的警惕和有力的勉励。
(有删改)
【注释】①文中“表出”意为“表现出”。②引线:这里指缝衣针。
1. 请你根据梳理单探究母亲的形象。(8分)
八仙椅子与母亲
八仙椅子给人的感觉:(1)
不安稳
(2分) 不便利 不卫生 (2)
不清静
(2分)
母亲内外兼顾:同工人们谈家事 同店伙计们谈店事 (3)
与父亲的朋友和亲戚邻人交涉或应酬
(2分)
(4)疑问:文章标题为《我的母亲》,作者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笔墨去描写八仙椅子?(2分)

我的解答:
作者回忆的是母亲,却用大量笔墨描写“西北角里的八仙椅子”,八仙椅子起到串联关于母亲的往事的作用;通过写八仙椅子是一个“很不舒服的”座位,以及母亲坐在八仙椅子上既观察灶头,又观察染坊店,突出了母亲坚强、能干、内外兼顾的形象特点;母亲去世,八仙椅子还在,这只椅子也寄托着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2. 请你帮助小语探究文章的写法。(3分)
文中反复出现“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和“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简析其作用。
内容上,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母亲对“我”生活上很慈爱,对“我”为人处世、学习上很严厉;也突出母亲在生活的重压下坚强、隐忍、善于交涉的性格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结构上,文章一开头描写母亲的坐像写到了“眼睛里发出严肃的光辉,口角上表出慈爱的笑容”,与结尾处的“对于她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觉得十分感激,对于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觉得十分恐惧”形成了首尾呼应,更突出这样的母亲形象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表现了“我”对母亲也有着深深的爱,在母亲“口角上的慈爱的笑容”“眼睛里的严肃的光辉”中,透露着“我”对她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该句几乎出现在每一段中,是全文的线索。
3. 【对比阅读】小语对下面两篇回忆性散文进行了梳理,请你一起探究,回答下列问题。(5分)
题目:
《回忆我的母亲》:“我”的母亲,“
我
”参加革命的经历
《我的母亲》:“我”的母亲,(1)
“我”求学、工作的经历
(2分)
(2)探究:小语发现这类文章存在叙述对象的经历和“我”的经历两条线索。请结合回忆性散文文体的特点思考其作用。(3分)
作者通过回忆叙述对象的典型事件表现其性格品质,叙述对象经历的叙写也为作者的情感抒发蓄势,散文的叙述对象是个性化的言说对象,其中定然存在“我”的经历,也自然而然地抒发了“我”的情感,同时,借由“我”的经历也丰富了情感内涵。

4. 小语读完本文,想对文中母亲的形象进行分析。请你帮忙简要概括“我的母亲”这一形象所具有的特点。(4分)
从母亲常年坐在不舒服的椅子上,兼顾内外,一人负担着全家的重担可见,母亲是一个勤劳坚忍的人;从“我”求学时母亲告诫“我”待人接物求学立身的大道、又关照“我”起居饮食一切的细事可见,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