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鲍尔吉·原野细致地观察了春雨飘落人间、滋润大地的过程,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春雨图,是“文中有画”的代表作。文章语言凝练,手法精妙,为雨水增添了几分生气与情思。比如“雨水排着燕子的队形,以燕子的轻盈钻入大地”一句中“钻”字①
写出了雨水进入大地的轻盈和润物无声,突出了雨水的活泼以及作者对雨水的喜爱
。(2分)(赏析“钻”字的表达效果)再比如“如琴弦一般的青草在桃树下齐齐探出头,像儿童长得很快的头发”一句②
将青草比喻成"琴弦"体现了青草的细密,将青草比喻成"儿童长得很快的头发"体现了青草的生机与生长速度之快
。(2分)(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如果你也想随着春雨的脚步领略美景,请走进这篇《雨水去过一切地方》。
2. 公众号邀请你对散文进行深情朗读。请从轻、重音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进行朗读设计(任选一句),并简要阐述理由。(4分)
A. 春雨静静地、细密地、清凉地、疏落地、晶亮地、飘洒地下着,下着。
B. 春雨时疾时徐、或快或慢地在空气里荡漾。
示例一:我选A,"静静""细密""清凉""疏落""晶亮""飘洒"轻读,读出春雨的静谧和清爽,读出春雨润物无声的高尚。
示例二:我选B,"疾""快"重读,"徐""慢"轻读,读出春雨荡漾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3. 公众号将在文章旁边配上一幅插图。请结合文中春雨的特点,为它设计配图方案。(6分)
|构图要素|细节处理|色彩基调|
|青草、绿叶、行人、桃花、飞鸟|对于画面中行人的面部表情应该如何刻画,编辑之间有不同意见。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行人选择一种恰当的神情,并说明理由。(3分)①我选择(
B
) 理由:文中提到"脸色却不像桃花那样鲜艳而单薄""比树木更加坚硬""脸上隐藏与泄露着人生的所有消息""他们的眼睛不让摸,眯着",这些语句形容当时躲雨人的神情,从中可以看出行人对于下雨并不是特别欣喜,面对春雨的滋润神情也较为凝重。|关于配图的色彩基调有以下两种,请结合文章内容选择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3分)②我选择(
A
) 理由:文章描写了下雨时的景致,雨中的青草、桃花、鸟儿等都有着明丽的色彩,而且春雨也是活泼自由、充满生机的,因此温暖明丽的色彩基调更符合画面意境。|
4. 【情境设题】许多读者读完这篇散文后,纷纷发表评论。以下三位读者发表了对于文章的不同理解。你更赞同哪一位读者的观点?结合文章内容,在“小编回复”中谈谈你的理解。(2分)
文文:作者借雨来抒发对人间真善美的赞美。
小涵:作者借雨来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小明:作者是在表达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小编回复:示例一:我认为作者是在抒发对人间真善美的赞美。文中的春雨唤醒万物,带给世界春天的生机与希望。作者想借春雨来赞美这种温柔、无私的品质。
示例二:我认为作者是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文章题目为《雨水去过一切地方》,文中的春雨从落到人间开始便潇洒荡漾,是自由灵动的,与文中僵硬冷漠的人形成了对比,意在唤起人们对自由的向往。
示例三:我认为作者是在表达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文中的雨水是活泼灵动的。在雨水的滋润下,花草树木都充满生机。这表现出作者对美好自然的赞美与热爱。同时,雨水试图将生机带给冷漠的行人,也反映出作者想借此唤醒人们对生活的激情,希望人们能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