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恐前后受其
敌
(
攻击
) 盖以诱
敌
(
敌人
)
(2)目似瞑,
意
暇甚(
神情,态度
)
意
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图,打算
)
(3)屠
乃
奔倚其下(
于是,就
)
乃
悟前狼假寐(
才
)
答案:
(1)攻击 敌人
(2)神情,态度 意图,打算
(3)于是,就 才
2. 请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特殊用法并释义。(6分)
(1)其一
犬
坐于前 用法:
名词作状语
释义:
像狗似的
(2)一狼
洞
其中 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释义:
打洞
(3)意将
隧
入以攻其后也 用法:
名词作状语
释义:
从通道
答案:
(1)名词作状语 像狗似的
(2)名词用作动词 打洞
(3)名词作状语 从通道
3. 同学们设计了“去”字的文言词义积累卡。请你帮助推测词义,补全积累卡。下列选项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C
)
4. 叹词是表达强烈的感情以及用于招呼、应答的词,如“啊、哎、哼、呀”等,用以表达愤怒、高兴、痛苦、恐惧等感情。在朗读《狼》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我们可以在其中加入恰当的叹词。下面两位同学朗读的处理方式和理由,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
B
)
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2分)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打算从通道进入,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
6. 屠户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
屠户是一个存有侥幸心理,又勇敢机警、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文章通过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屠户的形象。“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毙”“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的勇敢、机智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7. 狼很狡猾,可最终还是自取灭亡。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3分)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任何幻想,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去夺取胜利。
答案:3.C[解析]“一狼径去”意思是:一只狼径直离开了。去:离开。“相去无几”意思是:二者距离不远。去:距,距离。故选C。 4.B[解析]A项,“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意思是: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结合第③段“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可知,这里屠户是非常害怕的。用“啊?”表示疑问,与语境不符,故不合理。B项,“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意思是: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罢了。这里讽刺狼的贪婪和狡猾。“哼”一词表示对狼的嘲讽,符合语境。故选B。 5.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打算从通道进入,从后面对屠户进行攻击。 6.屠户是一个存有侥幸心理,又勇敢机警、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人。文章通过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来刻画屠户的形象。“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顾”“奔倚”“弛”“持”“毙”“断”等动词表现了屠户的勇敢、机智和敢于斗争的精神。 7.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存有任何幻想,要勇于斗争,善于斗争,去夺取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