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江苏专版 第46页解析答案
5. 自然界的碳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D
)
A.植树造林有利于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是最好的气体肥料
C.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偏高,会导致海洋酸化
D.同一年度中,夏季二氧化碳的含量会明显高于冬季

答案:D
6. 如图所示的实验的目的是 (
C
)
A.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B.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水反应
C.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D.探究水的组成

答案:C
7. 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又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下列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A.甲是一种化合物
B.乙是一氧化碳
C.丙是一氧化碳
D.丙是二氧化碳
答案:C
解析:
解: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又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
常见黑色固体碳(C)燃烧: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O₂),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CO),且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则甲为碳(单质),乙为二氧化碳,丙为一氧化碳。
A. 甲是单质,A错误;
B. 乙是二氧化碳,B错误;
C. 丙是一氧化碳,C正确;
D. 丙是一氧化碳,D错误。
结论:C
8.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为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要尽量捕获、封存和利用不可避免的碳排放。
(1)“碳减排”。写出生活中能做到“碳减排”的一种措施: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合理答案均可)

(2)“碳捕获”。利用海水吸收$CO_{2}$是实现“碳捕获”的方法之一。其所得的产物是
碳酸
(填名称)。
(3)“碳封存”。矿物质碳化封存的化学反应之一是$MgO+CO_{2}= X$,物质 X 的化学式为
$MgCO_{3}$

(4)“碳利用”。中国科学家已实现由$CO_{2}$到淀粉的全人工合成,主要过程如图Ⅰ:

第一阶段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Ⅱ所示,其中丙为甲醇(化学式为$CH_{3}OH$),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1:4$
;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H_{2} + CO_{2} \overset{纳米纤维}{=} CH_{3}OH + H_{2}O$

答案:(1)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合理答案均可) (2) 碳酸 (3) $ MgCO_{3} $ (4) $ 3:1:4 $ $ 3H_{2} + CO_{2} \overset{纳米纤维}{=} CH_{3}OH + H_{2}O $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