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五网 全部参考答案 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答案 2025年通城学典课时作业本九年级化学上册鲁教版江苏专版 第36页解析答案
1. 用
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答案: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
解析:
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作化学方程式。
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质”的方面:表明了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2)“量”的方面:宏观上表明了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
质量比
;微观上表明了反应体系中各
微观粒子
的数量关系。
答案:(1) 反应物 生成物 反应条件 (2) 质量比 微观粒子
3.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2H_{2}O\xlongequal {通电}2H_{2}\uparrow +O_{2}\uparrow $为例):
(1)在
通电
条件下,
分解生成
氢气
氧气

(2)每
36
份质量的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
4
份质量的氢气和
32
份质量的氧气。
(3)每
2
个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
2
个氢分子和
1
个氧分子。
答案:(1) 通电 水 氢气 氧气 (2) 36 4 32 (3) 2 2 1
4.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就是各物质的
化学式量
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答案:化学式量
5. 在化学反应前后,宏观“两不变”为
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微观“三不变”为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两改变”为
分子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两个“可能改变”为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答案:元素的种类 物质的总质量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原子的质量 分子的种类 物质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 元素的化合价
1. (2024·南京鼓楼期中)根据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D
)
A.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
B.参加反应的各微观粒子的相对数量
C.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
D.化学反应的快慢
答案:D
2. (2024·扬州邗江期中)我国首创室温制氢方案,其反应原理为$CO+H_{2}O\xlongequal {催化剂}H_{2}+CO_{2}$。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
答案:C
解析:
解:A.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正确。
B. 反应前分子总数为2(CO和H₂O各1个),反应后分子总数为2(H₂和CO₂各1个),分子数目不变,正确。
C. 反应前C元素化合价为+2,H元素为+1;反应后C元素为+4,H元素为0,化合价改变,错误。
D. 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正确。
结论:C
3. 某同学想了解硝酸($HNO_{3}$)的知识,通过查找资料发现,硝酸可发生如下反应:$4HNO_{3}\xlongequal {光照或\triangle }4NO_{2}\uparrow +X\uparrow +2H_{2}O$。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
$O_{2}$
。你推断的依据是
质量守恒定律

(2)从不同角度分析,获得对$HNO_{3}$的认识:
① 从组成上:
硝酸由氢、氧、氮三种元素组成

② 从性质上:
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③ 贮存$HNO_{3}$的方法是
避光、低温贮存(或用棕色试剂瓶盛装)

答案:(1) $O_{2}$ 质量守恒定律 (2) ① 硝酸由氢、氧、氮三种元素组成 ② 硝酸不稳定,见光或受热易分解 ③ 避光、低温贮存(或用棕色试剂瓶盛装)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