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一定能燃烧
B.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D.燃烧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答案:D
2. (2024·福建)下列灭火方法主要是利用“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原理的是 (
C
)
A.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火焰
B.关闭燃气灶阀门,熄灭火焰
C.用水浇灭炭火
D.用锅盖盖灭油锅火焰
答案:C
3. “清洁能源之火,让奥运之光飞扬”,北京冬奥会的传递火炬首次用氢气作燃料。为确保火炬在极寒和大风等恶劣条件下持续燃烧,设计火炬需重点考虑的因素是 (
B
)
A.持续不断地释放氢气
B.温度不低于氢气的着火点
C.火炬外壳隔热性能好
D.氢气与空气保持充分接触
答案:B
4. (2024·成都)“生命宝贵,安全第一”。下列情况的灭火方法或原理错误的是 (
B
)
|选 项|实 例|方 法|原 理|
|A|森林发生火灾|开辟隔离带|隔离可燃物|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浇灭|降低温度|
|C|酒精洒在桌上起火|用湿毛巾盖灭|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D|图书馆图书失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降低温度、隔绝空气|
答案:B
5. 每年5月12日是我国的“防灾减灾日”,下列有关火灾现场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C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C.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
D.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
答案:C
6. 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关系。
(1) 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
A
(填字母)。
A. 卧薪尝胆
B. 釜底抽薪
C. 火上浇油
D. 煽风点火
(2) 室内起火时,如果急于打开门窗,那么火反而会烧得更旺,原因是
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火势更猛
。
答案:(1) A (2) 打开门窗,为可燃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使火势更猛
7. 为探究“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小明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在实验中,他观察到甲中白磷燃烧,乙中白磷不燃烧。(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
(1) 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放入盛有
冷水
的广口试剂瓶中。
(2) 甲中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4P + 5O_2 \xlongequal{点燃} 2P_2O_5 $
。
(3) 甲中的X、乙中的Y依次为
温度高于 $ 40^{\circ}C $ 的水、空气
。

答案:(1) 冷水 (2) $ 4P + 5O_2 \xlongequal{点燃} 2P_2O_5 $ (3) 温度高于 $ 40^{\circ}C $ 的水、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