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4·宿迁宿城模拟)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B
)
A.氧气供给呼吸是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
B.常温下氧气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C.植物的光合作用是空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D.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答案:B
2. 下列不属于化合反应但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B
)
A.碳+氧气$\xrightarrow{点燃}$二氧化碳
B.酒精+氧气$\xrightarrow{点燃}$水+二氧化碳
C.氯酸钾$\xrightarrow[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D.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
答案:B
解析:
解: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A.碳+氧气$\xrightarrow{点燃}$二氧化碳,是化合反应,也是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B.酒精+氧气$\xrightarrow{点燃}$水+二氧化碳,不是化合反应,是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C.氯酸钾$\xrightarrow[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是分解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D.硫酸铜+氢氧化钠→氢氧化铜+硫酸钠,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 如图所示为初中化学中的几个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
蓝紫
色火焰,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硫+氧气$\xrightarrow{点燃}$二氧化硫
。
(2)实验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实验时,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
(3)实验三: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后,验证产物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向瓶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操作方法和现象)。
(4)实验一、二、四中都要在集气瓶内放少量的水,请写出这三个实验的集气瓶内放少量水的作用。
实验一:
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
实验二:
防止溅落的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
。
实验四:
降低瓶内温度,并溶解、吸收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
(5)从反应角度分析,以上四个反应的相同点是
BD
(填字母)。
A. 都是分解反应
B. 都放出热量
C. 生成物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D. 都是化合反应
答案:(1)蓝紫 硫+氧气$\xrightarrow{点燃}$二氧化硫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3)向瓶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吸收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防止溅落的高温熔融物炸裂瓶底 降低瓶内温度,并溶解、吸收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 (5)BD
4. 下列四种制取氧气的方法中,与其他三种有明显不同的一种是 (
D
)
A.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B.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
C.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答案:D
5. (2025·苏州段考)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合理的是 (
B
)
A.排空气法收集不到氧气——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没盖严
B.排水法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集气瓶未装满水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点燃的火柴过长
D.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试管破裂——加热时间过长
答案:B
解析:
A. 排空气法收集不到氧气,可能是装置漏气等原因,集气瓶上的玻璃片没盖严一般不会导致收集不到氧气,分析不合理。
B. 排水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未装满水,瓶内留有空气,会使收集的氧气中混有空气,分析合理。
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是因为集气瓶底未放少量水或细沙,与火柴过长无关,分析不合理。
D.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试管破裂,可能是试管口未略向下倾斜、没有预热等原因,加热时间过长一般不会导致试管破裂,分析不合理。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