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下列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四种方法中,若装置气密性良好,则对应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D
)
答案:D 解析:该装置左边的长颈漏斗与大气相通,未构成封闭体系,不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错。推注射器活塞,若气密性良好,长颈漏斗中液面应上升,B错误。短导管与外界相通,该装置不密封,不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错误。液面不下降,说明装置不漏气,D正确。
22. 小华想完成“量取5mL水并加热至沸腾”的实验,请和他一起回答这个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他应该选用的实验仪器是
bcefh
(填字母)。
a. 烧杯
b. 试管
c. 酒精灯
d. 玻璃棒
e. 试管夹
f. 量筒
g. 漏斗
h. 胶头滴管
(2)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口不能
对着人
,以免
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
(3)实验结束后,小华发现试管炸裂,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①
加热时没有给试管预热
;②
试管外壁有水
。
答案:(1) bcefh (2) 对着人 液体沸腾,溅出伤人 (3) ①加热时没有给试管预热 ②试管外壁有水(合理答案均可)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通常状况下,金属铱是银白色的固体,熔点为$2450^{\circ}C$,沸点为$4130^{\circ}C$,密度为$22.56g/cm^{3}$。金属铱硬而脆,很难进行机械加工,但在高温下可被压成薄片或拉成细丝。铱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块状金属铱在空气中加热会在表面形成二氧化铱薄膜。
(1)金属铱在高温下被压成薄片或拉成细丝的过程中主要发生
物理变化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下同);金属铱在空气中加热表面形成二氧化铱薄膜的过程中主要发生
化学变化
。
(2)写出一条金属铱的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金属铱呈银白色
。
(3)写出一条金属铱的化学性质:
铱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
答案:(1)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2) 通常状况下,金属铱呈银白色(或金属铱的熔点为2450℃等合理答案均可) (3) 铱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或块状金属铱在空气中加热会在表面形成二氧化铱薄膜)
【知识回顾】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有新物质生成
。
【实验探究】(1)将干冷的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
水雾
;手摸烧杯壁有
发烫
的感觉;蜡烛火焰逐渐
变小至熄灭
。
(2)将烧杯迅速正放,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分析1】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是
二氧化碳和水
,蜡烛燃烧为
化学
变化。
(3)观察白炽灯(灯丝为钨丝):
发烫
【分析2】通电前后,钨丝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灯泡通电发光、放热属于
物理
变化。
【实验结论】猜想
2
正确。
答案:【知识回顾】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探究】(1) 水雾 发烫 变小至熄灭 (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1】二氧化碳和水 化学 (3) 发烫 【分析2】物理 【实验结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