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2023·徐州改编)关于商周更替的历史,最早仅在《尚书》《逸周书》等文献中有零星记载,可信度一直受到质疑,直到 1976 年在陕西省临潼县零口镇出土利簋,才取得重大突破。
材料一 越五日,甲子朝,至接于商。则咸刘(意为:征服)商王纣……
——《逸周书·世俘解》
时甲子昧爽(意为:黎明),王(武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 ——《尚书·牧誓》
商王纣于南郊。时甲子夕,商王纣取天智玉琰五,环身厚以自焚。
译文:商王纣在商都南郊打了败仗。甲子当天晚上,纣王取五枚天智玉佩戴在身上而纵火自焚。 ——《逸周书·世俘解》
材料二

周武王征伐商纣王。一夜之间就将商灭亡,在岁星当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领了朝歌。在辛未日,武王在阑师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用其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檀公。
——张政烺《〈利簋〉释文》(改编)
(1)研究商周历史,利簋铭文属于第一手史料还是第二手史料?对比材料一、二,关于商周的更替,你认为可信的历史信息有哪些?
(2)利簋对研究中国历史有何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