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禹荐益(推荐伯益),已而以启人为吏。及老(到禹老的时候),而以启人为不足任乎天下,传之于益。已而启与交党攻益(不久,启和他的同党攻打伯益),夺之(夺走君位)。天下谓禹名传天下于益,已而实令启自取之。
——《史记·燕召公世家》
(1) 根据材料一,指出启取得天下的方式。由此反映出统治者更替的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2) 从材料二的图片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夏、商、西周最终走向衰亡的原因有哪些? 对于夏、商、西周的兴衰和更替史,你有何感悟?
材料三 分封时要举行隆重的册封仪式,天子“授民授疆土”,将某地区的土地连同这片土地上的民众封赐给诸侯,由他们去建立国家。诸侯要对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屏藩王室、缴纳贡物、朝觐述职、发兵从征等义务,在自己国内可以将土地继续向下分封给子弟亲属。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四 受封的诸侯可以世袭,世袭制的延续性能够让一方诸侯持续累积实力。这就决定了周天子政权不稳和国家的动荡。面对众多力量强大且不受约束的诸侯,假使一家的实力真正成长到能够与天子抗衡,那么王朝的覆灭也就不远了。
(3) 根据材料三,归纳西周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力和义务。根据材料四,指出这种政治制度存在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