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弘扬知礼孝亲的优秀传统文化,学校七年级(1)班开展“孝亲敬老,传承家风”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 如图是小语从网上找到的一幅宣传画,请你为它配上一句宣传标语。

孝亲常陪伴,敬老共开怀。
(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仅是赡养父母,家里的马和狗都能养着它们,能说“孝”吗?若不能尊敬父母,那和养牲口有什么区别?
[材料二]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做人子女,要孝,应先从爱护自己开始,不要让父母为我们身体的伤患而担忧;更要记得“德有伤,贻亲羞”,严于律己,不做不仁不义、无信无礼的事情让父母蒙羞受辱,这是孝顺的第一步。
根据两则材料,从对待父母和对待自己两个角度,说说如何行孝。
“孝”不仅是赡养父母,更是尊敬父母;爱护自己的身体和名誉也是“孝”。
(3) 活动中小语同学提出了一个疑问,请你结合《骆驼祥子》的相关内容回答。
小语:“《骆驼祥子》中,祥子与刘四爷之间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刘四爷是虎妞的父亲,那么祥子对刘四爷的态度和行为是不是一种不孝呢?”
不是一种不孝。祥子与刘四爷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亲子关系,虎妞的去世对祥子产生了巨大的打击,也使他与刘四爷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且祥子是被骗婚的,刘四爷和虎妞断绝了父女关系。因此,祥子对刘四爷的态度和行为更多的是个人情感和经历的反映,而不是对“孝”的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