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B
)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B.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D.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答案:B 解析:正确划分应为“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东
市
买骏马 愿为
市
鞍马
B.昨夜见军
帖
对镜
帖
花黄
C.
愿
为市鞍马
愿
驰千里足
D.军书
十
二
卷 策勋
十
二
转
答案:D 解析:A. 集市/买;B. 文告/同“贴”;C. 愿意/希望;D. 都是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地准备的句子是“
东市买骏马
,
西市买鞍鞯
,
南市买辔头
,
北市买长鞭
”。
(2)表明木兰决定替父从军的句子是“
愿为市鞍马
,
从此替爷征
”。
(3)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
”。
(4)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
,
赏赐百千强
”。
(5)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
将军百战死
,
壮士十年归
”。
答案:(1)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2)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 (3)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4)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 (5)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4.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B.《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的郭茂倩编写的。
C.“可汗”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民族对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D.“乐府”本指乐府官署所采集、创作的乐歌,也用以称魏晋至唐代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仿效乐府古题的作品。
答案:B 解析:郭茂倩为北宋人。
5. (1)万里赴戎机 (
战事
)
(2)出郭相扶将 (
外城
)
(3)对镜帖花黄 (
同“贴”
)
6. 下列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C
)
7. 请就“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展开想象,谈谈其中蕴含了哪些内容。______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寥寥十个字,交代了木兰多年征战的经历,不仅写出了战争的激烈残酷,还告诉我们木兰是有幸活着、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员。
8. 从选段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木兰的心愿?______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9. (教材课后习题变式)选段中的画线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有何表达效果?______
运用排比、互文和对偶的写法。 体现出木兰与家人团聚时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
10. (教材课后习题变式)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家喻户晓,是什么原因使她具有如此魅力?______
示例:① 木兰的形象既传奇又丰富。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姑娘。② 木兰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又热爱和平生活。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这是其形象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答案:5. (1)战事 (2)外城 (3)同“贴”
6. C 解析:应该是表现了木兰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
7.“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寥寥十个字,交代了木兰多年征战的经历,不仅写出了战争的激烈残酷,还告诉我们木兰是有幸活着、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员。
8.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9. 运用排比、互文和对偶的写法。 体现出木兰与家人团聚时喜气洋洋的热闹气氛。
10. 示例:① 木兰的形象既传奇又丰富。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姑娘。② 木兰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又热爱和平生活。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美好品德,这是其形象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