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过几棵树阅读答案

信息发布者:陈芳老师
阅读杨一枫的《转过几棵树》
①下雨了,雨细而密,在风中斜织着,我撑着伞走了出去。沿路往东百米,有一苗圃,苗圃周围是铁丝网圈着的,还密种着一排树,让人看不清里面的景致。在它的西北角有一个缺口,我便从这个“缝隙”钻了进去。
②转过几棵树,眼前豁然开朗起来,中间是一条小路,右手是连绵向前的一片松林,左手便是各种绿植的低矮幼苗了,每一种树苗都是一小片,而每一小片互相都紧挨着,而每一种又有着不同的颜色,就这样,【甲】放眼望去,一层叠着一层,就在这雨丝里漫了开去,我心中的静意也随着这叠递不穷的各种颜色漫了开去。
③【乙】工业时代的五彩斑斓,电子时代的光怪陆离,丰富的内容似乎让我们的生活既方便又充实,可人们总是能找到不同的机会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绿色的渴望,对大自然的向往,对“回归”的憧憬。回归?我们将归向哪里?
④几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刀耕火种,战天斗地,他们凭着双手和生命在大自然的天地里争得一席之地,在他们的眼里,狼虫虎豹、悬崖峭壁、风霜雨雪等,都曾给人类带来过无穷的苦难和恐惧。我想,在他们眼里,大自然的美妙恐怕少于大自然的威严……
⑤生产力发展了,人类进步了。人们开始耕种,圈养家畜;开始建立城镇,书写文明;开始骑马远游,张帆出海,甚至直飞蓝天;开始开拓眼界,关注内心和思想,……
⑥而对于个体,随着生活的逐步富足,其它的困惑、不如意等比生存更为复杂的东西便挤到生活中来。复杂的社会关系便把人们之间的距离增大,同时把人们互相防备的思想变得更加复杂,于是便有了社会生活给人的压力,于是便有了“归隐文化”。
⑦是啊,谁不喜欢空山月明、微雨黄昏,谁不愿踏雪寻梅、横舟独钓……不用说陶渊明,也不用说倡导简单生活的梭罗和爱默生,就是此时的我,在这微雨中,走在这酷似乡间的小路上,两旁的松林和“旱地芦苇”,竟能让我的心如此宁静,宁静到喜不自胜……
⑧其实真正的归隐是有相当多的麻烦的,那不方便的生活,“遥远的卫生间”,成群的蚊子且不用说,就说我们在城市里最恐惧的孤独感在那深山老林里也会变本加厉。由于城市压力而产生的向往田园生活的美感,在真正长期消磨在田间地头的时候也会变得了无踪影。在我而言,一个普通人是没有也无须拿出那么大的勇气来远离人世,去成就绝对的归隐,而心灵深处保有一块“归隐的田园”用来感受偶然得来的宁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
⑨我脚下的这条土路,走起来韵味十足:时不时地从路边蹿出的野兔,在眼前一闪,倏忽不见;这里听不见人声、车声,只有雨点打在松枝上、伞上的妙声;远处一层层的红黄绿在雨里静滞着,让我想象出阳光下、大雪中这田野的妙影……  (摘自《人民日报》)
1.下列是对选文的内容和写作特色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选文借在宁静的苗圃观览来表达作者对生活中困惑的追问与思考。
B.作者在城市的喧闹中游览苗圃,被其自然、宁静所吸引,表达了归隐的强烈愿望。
C.第③段末句既表达了作者的困惑,更引出对自然的深入思考,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
D.第⑨段表现作者思索有了答案之后的愉悦心情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照应了开头。
2.请谈谈对第⑧段中划线句句义的理解。
3.联系全文,简析文题“转过几棵树”的丰富内涵。
参考答案:
1. B
2.参考答案:现代城市生活的压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让人生心俱疲,但我们作为一个普通人不必像古代的隐士般隐迹山林,只要我们每个人的心中保存着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之心,我们就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
3一方面实指文中作者只需转过几棵树,就可以看到大片的绿色,见到向往的大自然,更可以看到不同于城市的景致;另一方面则指我们无需远离人世,去真正地归隐,只要有一颗向往的心,在城市里同样也能感受到那份大自然的宁静,就像转过几棵树一样简单。

本页答案点评

用户评论

我要纠错